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457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26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94頁,第2字
音《唐韻》:古牙切;《正韻》:居牙切,𡘋音嘉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荷芙蕖,其莖茄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蔕倒茄於藻井。何晏〈景福殿賦〉:茄蔤倒植。
义又,五茄,藥名。柳宗元詩:珍蔬折五茄。
义又,古國名。《左傳・昭二十五年》:楚子使薳射城州屈,復茄人焉。
义又,《廣韻》:複姓有茄羅氏。
音又,求迦切,音伽 —— 茄子,菜,可食。《本草》:茄,一名落蘇,五代《貽子錄》作酪酥,蓋以其味如酥酪也。王褒〈僮約〉:別茄披蔥。《拾遺記》:淇漳之鯉,脯以靑茄。
义又,地名。《晉書・郗鑒傳》:鑒率衆渡江,與侃會於茄子浦。
义又,通荷。《前漢・揚雄傳》:衿芰茄之綠衣兮。【師古註】茄,古荷字。見張揖《古今字譜》。王應麟《詩攷》「有蒲與荷」作有蒲與茄。見樊光註《爾雅》。
音又,莖茄之茄。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亦作居何切,音哥。
注解
〔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茄〕字拼音是qié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加。
〔茄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加声。本义是茄子。植物名。
〔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é] ⑴ 〔~子〕一年生草本植物,花紫色。果实一般为紫色,也有白色或绿色的,可食,如“拌~泥”。⑵ 〔番~〕一年生草本植物,花黄色。果实圆形,熟时红、黄色。亦称“西红柿”,可食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茄的意思
茄
1qiéㄑㄧㄝˊ基本解释
①〔~子〕一年生草本植物,花紫色。果实一般为紫色,也有白色或绿色的,可食,如“拌~泥”。
②〔番~〕一年生草本植物,花黄色。果实圆形,熟时红、黄色。亦称“西红柿”,可食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(形声。从艸,加声。本义:茄子。植物名) 同本义。
eggplant;
茄,夫渠茎。 —— 《说文》
2.茄科,一年生草本植物,叶椭圆形、花紫色,果实球形或长圆形、紫色、白色或浅绿色,表面光泽,是普通蔬菜;亦指该种植物的果实。
3.另见 jiā。
茄
2jiāㄐㄧㄚ详细解释
名词
1.荷梗 。
stem of lotus;
茄房(即“莲蓬”。以蓬实外苞分隔如房,故名)
2.通“荷” 。
lotus;
茄袋(一种制作精致的小包,俗称荷包。随身佩带作什件,备放零钱或什物用)
3.译音用字。
雪茄。
4.另见 qié。
越南字释义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古牙切頁碼第22頁,第27字續丁孫
茄
芙蕖莖。从艸加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間巴反頁碼第85頁,第3行,第1字述
夫渠莖。從艸加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芙蕖即芙蓉,此又藥五茄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古牙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34頁,第4字許惟賢第58頁,第6字
扶渠莖。
段注謂華與葉之莖皆名茄也。茄之言柯也。古與荷通用。《陳風》。有蒲與荷。《鄭箋》。夫渠之莖曰荷。樊光注《爾雅》引詩有蒲與茄。屈原曰:製芰荷以爲衣。雧芙蓉以爲裳。楊雄則曰:衿芰茄之《綠衣》。被芙蓉之朱裳。漢《樂府》鷺何食。食茄下。亦謂葉下。
从艸。加聲。
段注古牙切。十七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讀哿,音近荷,何,加相同。
讀如哥,音近荷,故負何、加相同。(?)
古讀如哥,音近荷,故負荷即負加也。荷本訓扶渠葉。
扶渠莖也。讀哥,音近荷,故負、何、加相同。
茄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42頁,第2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69頁,第2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70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0頁,第2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25頁,第10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89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68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11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36頁,第5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7頁,第9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28頁,第17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52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651頁【補遺】第16227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81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75頁【崇文】第29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87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39頁,第6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452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75頁,第1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