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90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81頁,第2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54頁,第3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烏瓜切,音哇。《說文》:蝦蟆屬。《本草》:今處處有之,似蝦蟆,而背靑綠色,尖觜細腹,俗謂之靑蛙。亦有背作黃路者,謂之金線蛙。《尹文子・大道上篇》:路逢怒蛙而軾之。《前漢・五行志》:武帝元鼎五年秋,蛙與蝦蟆羣鬬。
义又,《韻會》:淫也。《前漢・王莽傳》:紫色蛙聲。【註】淫蛙之聲。
音又,烏蝸切,音哇 —— 義同。
义本作䖯,或書作鼃。別詳黽部。
注解
〔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蛙〕字拼音是w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圭。
〔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ā] ⑴ 两栖动物的一科,无尾,后肢长,前肢短,趾有蹼,善于跳跃和泅水。种类很多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蛙的意思
蛙
wāㄨㄚ基本解释
◎两栖动物的一科,无尾,后肢长,前肢短,趾有蹼,善于跳跃和泅水。种类很多。青~(俗称“田鸡”)。牛~。~泳。~人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形声。从虫,圭声。本义:田鸡类动物。青蛙) 同本义 frog …苏俗谓之田鸡, 扬州谓之水鸡,亦曰吠蛤。——《说文》 听取蛙声一片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 又
蛙市(夜晚蛙群聚集而鸣,称为蛙市);蛙吹(蛙鸣);蛙角(将头发束起,形状宛如青蛙头上左右凸出而对称的部分);蛙怒(形容青蛙叫声很大,有如鼓气发怒);蛙蛤(蛙的一种。
形容词
1.淫邪 。
licentious;
蛙咬(淫声俗乐);蛙声(淫声,淫邪的乐声);蛙歌(淫邪之声)
2.凹隐。扳着脸的样子。
low-lying;
那陈经济把脸儿蛙着不言语。 —— 《金瓶梅》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烏媧切頁碼第451頁,第4字續丁孫
鼃
異體䵷
蝦蟇也。从𪓑圭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烏媧切頁碼第1058頁,第5行,第4字述
蝦蟇也。從黽圭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烏媧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714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81頁,第1字
蝦蟆屬。
段注屬各本作也。今依《韵會》九佳所據小徐本正。《廣韵》同。蝦蟆見《虫部》。蝦蟆與詹諸小別。鼃則與蝦蟆大別。而其形相似。故言屬而別見。《漢書・武帝紀》。元鼎五年。鼃,蝦蟆鬬。是可知其別矣。鼃者,《周禮》所謂蟈。今南人所謂水雞。亦曰田雞。鼃蛤皆其鳴聲也。故宋人詩多云吠蛤。亦云蛙聲閤閤。
从黽。圭聲。
段注烏媧切。古音十六部。按當音乖。字亦作䵷,作蛙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之田鷄。
即田鷄也,與𪓷同。
蛙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892頁,第8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149頁,第1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855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98頁,第7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534頁,第11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981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3320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6652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844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56頁,第6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74頁,第12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733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108頁【補遺】第17972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102頁,第4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85頁【崇文】第473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56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561頁,第4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140頁,第2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40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