裘

qiú ㄑㄧㄡˊ

13画

7

fiye|giye

ieyhv

dvsr

43732

13画

7

1241344413534

上下结构

基本区U+88D8

基本字义 ● 裘 qiú ㄑㄧㄡˊ  1. 皮衣:狐~。集腋成~。  2. 姓。原指毛皮衣服。在人名中多指富贵荣华、地位高贵之人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77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1117頁,第22

標點整理本: 第1092頁,第40

唐韻》:巨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渠尤切,𡘋音求。玉篇》:皮衣也。詩・小雅》:舟人之子,熊羆是裘。【又】彼都人士,狐裘黃黃。周禮・天官・司裘》:掌爲大裘,以供王祀天之服,中秋獻良裘,季秋獻功裘。中論》:救寒莫如重裘。

又,披裘公,人名。高士傳》:披裘公曰:五月被裘負薪,豈取金者哉。

又,菟裘,地名。左傳・隱十一年》:使營菟裘,吾將老焉。【註】在梁父縣南。

又,裘氏,亭名。水經注》:沙水又東南逕裘氏鄕,裘氏亭西。

又,姓。通志・氏族略》:裘氏,衞大夫食采于裘,因氏焉。

又,《集韻》:渠竹切,音鞠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韻補》:渠之切,叶音其。詩・豳風》:取彼狐狸,爲公子裘。

說文》作𧚍

注解

〔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裘〕字拼音是qiú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求、衣

〔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衣,求声。本义是皮衣。古代“求”、“裘”同字。

〔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iú] ⑴ 皮衣⑵ 姓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裘的意思

qiúㄑㄧㄡˊ

基本解释

皮衣。狐~。集腋成~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衣,求声。本义:皮衣。古代“求”、“裘”同字。

2.同本义。

fur coat;

裘,皮衣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裘所以佐女功助温也。 —— 《白虎通·衣裳》掌为大裘 —— 《周礼·司裘》。注:“大裘,黑羔裘。”世以为裘者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泛论》。注:“裘孤之属也。”良治之子,必学为裘。 —— 《礼记·学记》冬日麑裘。 —— 《韩非子·五蠹》狐裘不暖。 —— 唐·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裘葛之遗。 —— 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裘马过世家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裘马甚都(车马衣裘十分华美);裘膻(裘皮和膻气。代指清兵);狐裘;裘氏(周礼官名。制皮衣的工匠);裘冕(上古帝王祭天时所穿戴的衣冠)

3.古代制皮工匠的一种。

furrier;

动词

1.假借为“求”。求取。

strive for; seek;

熊罴是裘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

2.穿上皮衣 。

put on fur coat;

裘马(坐马车,穿裘衣。比喻权贵的豪华生活);裘马轻肥(衣轻裘,乘肥马。比喻富豪人家的少年)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巨鳩切頁碼275頁,第4

𧚍

異體

𧚍皮衣也。从衣求聲。一曰象形,與衰同意。凡裘之屬皆从𧚍

求古文省衣。

附注徐鍇《繫傳》本作「古文求,此與裘意同」。按:古以獸皮為衣。甲骨文像衣裘,毛在外。金文子象形字加聲符「又」字為其聲,再省形從衣,變為形聲字。後又更「又」從「求」。小篆本此形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象多足蟲,即𧒔、蛷的本字。《說文》以『求』為『裘』的古文,象皮裘。不可從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六反切虔柔反頁碼704頁,第6行,第1

求皮衣也。從衣求聲。一曰象形,與衰同。凡裘之屬,皆從裘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裘以獸皮毛作之,以助女工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704頁,第7行,第1

古文求。此與裘意同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古象衣求形,後則加之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巨鳩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589頁,第1許惟賢696頁,第5

求皮衣也。从衣。象形。

段注各本作从衣求聲,一曰象形。淺人𡚶增之也。裘之制毛在外。故象毛文。

與衰同意。

段注皆从衣而象其形也。巨鳩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
𧚍之屬皆从𧚍

古文𧚍

段注此本古文裘字。後加衣爲裘。而求專爲干請之用。亦猶加艸爲蓑。而衰爲等差之用也。求之加衣。葢不待小篆矣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衣裳之裘與求索之求,古皆作求。其實當作逑。

白话解释

裘,皮衣。字形采用“衣”作边旁,采用“求”作声旁。另一种说法认为,“裘”字象形,造字思路与“衰”相同。所有与裘相关的 字,都采用“裘”作边旁。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裘”,省去了“衣”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之,像毛茸茸的皮毛,屬合體象形。金文第一例,承自甲文之形,在衣中多了個「」,應是它的飾文;第二例,從衣、求聲。從衣以示為衣服,聲以表音,而本像毛衣之形,所以在此不僅表聲,兼示其義。戰國文字第一例,承自金文第二例,顯而易見,第二例則已隸化。篆文作,形體最為清楚。其從衣為形,以表衣服之義,而求聲則表音,兼示其義。字經隸書,體變作,稍失其形。楷書之形,則綜合隸書二形以定體。自金文第二例以下,除卻《說文》古文,都由衣為形,以兼義的求為聲,所以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古文純像毛衣之形,屬象形。

裘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42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693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527頁
4說文校箋第353頁,第14字
5說文考正第334頁,第2字
6說文今釋第1206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2064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422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782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15頁,第10字
11標注說文第345頁,第15字
12說文注箋第2863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8483頁【補遺】第17268頁
14通訓定聲第787頁,第2字
15通訓定聲第966頁,第2字
16說文義證第728頁【崇文】第2909頁
17說文句讀第1137頁
18說文新證第668頁,第1字
19章授筆記第353頁,第9字
20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625頁,第4字
21古字釋要第808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