議

ㄧˋ

20画

13

yugt|yugy

yrtgi

sumh

08653

20画

13

41112514311213121534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8B70

指意见、言论、讨论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826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183頁,第24

標點整理本: 第1158頁,第19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宜寄切,音義。說文》:語也。【徐曰】定事之宜也。廣雅》:言也、謀也。廣韻》:評也。正韻》:謪也。易・節卦》:君子以制度數,議德行。書・周官》:議事以制。禮・曲禮》:公事不私議。莊子・齊物論》:六合之內,聖人論而不議。文中子・問易篇》:議其盡天下之心乎。【註】續書有議。

又,《廣韻》:擇也。儀禮・有司徹》:乃議侑于賔以異姓。【鄭註】議,猶擇也 —— 擇賔之賢者,可以侑尸;必用異姓,廣敬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法有八議。周禮・秋官・小司𡨥》:以八辟麗邦法,附𠛬罰。一議親、二議故、三議賢、四議能、五議功、六議貴、七議勤、八議賔。

又,《唐書・百官志》:下之通上,其制有六 —— 四曰議。蔡邕《獨斷》:其有疑事,公卿百官會議;若臺閣有所正處,而獨執異意曰駁議。

又,官名。後漢・百官志》:議郎六百石。唐書・百官志》有諫議大夫。又,司議郎。

又,通作𧧼。詳前𧧼字註。

又,《集韻》:魚羈切;《韻會》:疑羈切,𡘋義平聲 —— 謀度也。詩・小雅》:或出入風議。陸德明協句音宜。

又,叶牛何切,音俄。史記・述贊》:桓公之東,太史是庸;及侵周禾,王人是議。庸叶東,議叶禾。

說文》本作𧭖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678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1頁,第2

《易・節象》君子以制度數,議德行。

謹照原文度數改數度。

注解

〔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議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義

〔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ì] ⑴ 见“议”。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議的意思

ㄧˋ

基本解释

见“议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宜寄切頁碼70頁,第5

𧭖

異體

𧭖語也。从言義聲。

附注段玉裁本據《韻會》尚有「一曰謀也」。又注:「當云从言、義,義亦聲。」沈濤古本考:「《御覽》五百九十五《文部》引作『議,語也』,又曰『論難也』。是古本尚有『一曰論難也』五字,今奪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魚智反頁碼197頁,第5行,第2

𧭖語也。從言義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定事之宜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宜寄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365頁,第1許惟賢164頁,第4

𧭖語也。

段注上文云論難曰語。又云語,論也。是論議語三字爲與人言之稱。按許說未盡。議者,誼也。誼者,人所宜也。言得其宜之謂議。至於詩言岀入風議,《孟子》言處士横議,而天下亂矣。

一曰謀也。

段注《韵會》引有此四字。

从言。義聲。

段注當云从言義,義亦聲。宜寄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
白话解释

议,讨论。字形采用“言”作边旁,采用“义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從言、義聲。戰國文字、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言」為義符,表示與言語有關的動作;從「義」為聲符,應該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義」字本義為「己之威儀也」,不過,文獻中「義」字多為合宜之事、正理、法則等意義,此義與「議」之「討論、商量」義關係密切,討論、商量必需合宜,追求正理,故「議」從「義」聲當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議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39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197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160頁
4說文校箋第94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89頁,第19字
6說文今釋第310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539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27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464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57頁,第3字
11標注說文第95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712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2932頁【補遺】第16429頁
14通訓定聲第1914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94頁【崇文】第773頁
16說文句讀第271頁
17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742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253頁,第7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