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魚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532頁,第1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75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73頁,第2字
音《唐韻》:古甜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堅嫌切;《正韻》:古嫌切,𡘋音兼。《說文》:魚名。《廣韻》:比目魚。《玉篇》:䱾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胡讒切,音咸。又,賢兼切,音嫌 —— 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吉念切,兼去聲 —— 魚名,大而靑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詰念切,音傔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。
〔鰜〕字拼音是ji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兼。
〔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ān] ⑴ 见“鳒”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鳒的意思
鳒鰜
jiānㄐㄧㄢ基本解释
①〔~鱼〕比目鱼的一种,体侧扁,呈卵圆形,不对称,两眼都长在左侧或右侧,有眼的一侧呈深褐色,无眼的一侧色淡,口大,齿尖。生活于海洋中,肉可食用。
②(鰜)
详细解释
名词
◎鳒科的比目鱼 psettodid。一般两只眼都在身体的左侧,有眼的一面黄褐色,主要产在中国南海地区比目鱼,一名鲽,一名鳒。——三国吴· 沈莹《临海异物志》古亦曰鳒。日本人则称两眼之在右侧者曰鳒,而以在左侧者为鲆。—— 徐珂《清稗类钞·动物·鲽》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古甜切頁碼第387頁,第10字續丁孫
鰜
魚名。从𤋳𥡝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結添反頁碼第938頁,第2行,第1字述
䱾也。從魚兼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古甜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306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03頁,第3字
鰜魚也。
段注三字今正。按當作䱾魚也。《玉篇》曰:䱾,大靑魚。《類篇》曰:鰜魚大而靑。是爲一物也。《廣韵》云:比目魚。因鳥有鶼皮傅耳。
从魚。兼聲。
段注古甜切。七部。
鰜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64頁,第14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976頁,第4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735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06頁,第14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59頁,第8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686頁,第5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852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709頁,第3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455頁,第4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04頁,第4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87頁,第12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061頁,第3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418頁【補遺】第17737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485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10頁【崇文】第403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654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386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71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