鷄

ㄐㄧ

21画

10

exdo

bkhaf

pvgr

27827

21画

10

344355413432511154444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9DC4

同“鸡”。生僻字,慎用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鳥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583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497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1496頁,第16

廣韻》:古奚切;《集韻》:堅奚切,𡘋音稽。說文》:知時畜也。徐鉉曰:鷄者,稽也,能稽時也。易・說卦》:巽爲鷄。詩・鄭風》:女曰鷄鳴。禮・曲禮》:鷄曰翰音。韓詩外傳》:鷄有五德,首帶冠,文也;足搏距,武也;敵在前敢鬭,勇也;見食相呼,仁也;守夜不失,信也。爾雅・釋畜》:鷄大者,蜀;蜀子,雓。【郭註】今蜀鷄也。魯鷄又其大者。或曰鷄爲積陽,又名燭夜。春秋運斗樞》曰:玉樞星精散爲鷄。李時珍曰:鷄類甚多。朝鮮一種長尾鷄,尾長三四尺;遼陽一種食鷄,一種角鷄;南越一種長鳴鷄,晝夜啼叫;南海一種石鷄,潮至卽鳴;蜀中一種鶤鷄,楚中一種傖鷄,𡘋高三四尺;江南一種矮鷄,脚纔二寸許也。廣志》云:大者曰蜀,小者曰荆,其雛曰𪅏

又,火鷄。洞冥記》:滿剌伽國有火鷄,食火吐氣,島𡗝以其卵爲飮器。又,竹鷄,似鷓鴣,居竹林閒,性好啼,蜀人呼爲鷄頭鵠。又,杉鷄,𨻰藏器云:出澤州有石英處,常食碎石英,腹下毛赤,不能遠翔。又,秧鷄,白頰,長觜,短尾,背有白斑,夏至後夜鳴達旦,秋後卽止。又,《拾遺記》:漢武帝大初二年,月氏國貢雙頭鷄,四足一翼,鳴則俱鳴。又,《洞冥記》:遠飛鷄,曉飛四海外,夕還依人。

又,天鷄,星名。北齊書》:武成卽位,大赦,殿門外建金鷄,不詳其義,問於司馬膺之。對曰:海中日占云:天鷄星動當有赦,帝王以爲𠋫又,《前漢・天文志》:野鷄一星,在軍市中。

又,山名。史記・五帝紀》:黃帝西至於空桐,登鷄頭。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鷄頭,山名。又,《山海經》:鷄山,其上多金,其下多丹雘,黑水出焉。

又,寶鷄,縣名。

又,鷄人,官名。周禮・春官》:鷄人掌鷄牲,辨其物,又夜嘑旦,以嘂百官。

又,神名。史記》:漢宣帝神爵元年,遣諫大夫王褒求金馬碧鷄之神於益州,褒作〈聖主得賢臣頌〉以諷。

又,鷄鳴,歌名。前漢・高帝紀》: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。應劭曰:〈鷄鳴〉,歌也。

又,蟲名。爾雅・釋蟲》:螒,天鷄。【郭註】水蟲,黑身,赤頭,一名莎鷄,又曰樗鷄。詩・豳風》:六月莎鷄振羽。【朱傳】蟋蟀也。

又,醯鷄。莊子》〔註〕:蠛蠓也。

又,樹鷄,菌也。王建詩:雁門天花不復憶,况乃桑鵝與樹鷄。

又,鷄毒。高誘曰:烏頭也。

又,鷄頭,芡也。又,鷄蘇、伏鷄子,𡘋草名。

又,辟鷄。禮・內則》:麕爲辟鷄。【註】葅類,聶而切之也。

又,《風俗通》:鷄本朱氏翁所化,故呼朱朱。祝鷄翁善養鷄,故呼祝祝。

注解

〔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鳥部

〔鷄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奚、鳥

〔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ī] ⑴ 家禽。《玉篇•鳥部》:“鷄,知時鳥。又作雞。”⑵ 小虫醯鸡的省称。即蠛蠓。古人误认为是由酒醋上的白霉所变成。明袁宏道《醉叟傳》:“諸小蟲浸漬杯中,如鷄在醯,與酒俱盡。”⑶ 姓。《萬姓統譜•齊韻》:“雞(鷄),本朝雞鳴時,字子信,遷安人,正統中,陝西苑馬寺監正。”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鷄的意思

ㄐㄧ

基本解释

家禽。《玉篇•鳥部》:“鷄,知時鳥。又作雞。”

小虫醯鸡的省称。即蠛蠓。古人误认为是由酒醋上的白霉所变成。明袁宏道《醉叟傳》:“諸小蟲浸漬杯中,如鷄在醯,與酒俱盡。”

姓。《萬姓統譜•齊韻》:“雞(鷄),本朝雞鳴時,字子信,遷安人,正統中,陝西苑馬寺監正。”

韩国释义

[鷄林国], 唐朝时对“新罗” 政权的别称,位于今之朝韩半岛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古兮切頁碼112頁,第3

雞知時畜也。从隹奚聲。

鷄籒文雞从鳥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『雞』象雄雞形,特徵在雞冠和張大欲鳴的喙。可能是因為甲骨字小,雞形與其他鳥形區別不顯,於是又加『奚』為聲符。因為加了聲符,所以原來象形的部分漸漸不必太像,於是就類化為从『鳥』。戰國文字齊、楚系都从『鳥』。秦文字以下才改从『隹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七反切古兮反頁碼293頁,第4行,第1

鷄知時畜也。從隹奚聲

鍇注臣鍇曰:「以爲雞稽也,能考時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93頁,第4行,第2

籒文鷄從鳥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上反切古兮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566頁,第1許惟賢253頁,第3

鷄知時畜也。从隹。奚聲。

段注古兮切。十六部。

籒文雞。从鳥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从奚者,大腹也。奚者,田雞也,亦大腹。雞胸,大胸也。

奚,大腹也。雞腹大,故从奚聲。

白话解释

鸡,对天亮敏感知时的家禽。字形采用“隹”作边旁,“奚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字始見殷甲骨文。字從鳥具冠,本屬象形,由卜辭文例「夕有雞鳴」句,見已用本義。晚期卜辭字增奚聲,改作為形聲字,用為王田狩地名。殷金文字用作族徽名,象形。戰國秦簡文字則改從隹、奚聲,由《睡虎地秦簡》的「畜雞」、「豬雞」、「雞鳴」用法,仍用作本義。篆文字形承襲秦簡。《說文》:「雞,知時畜也。」籀文從鳥。隸楷以後字形均因承篆文結構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鸡。

雞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20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299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234頁
4說文校箋第148頁,第7字
5說文考正第142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501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862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201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728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88頁,第22字
11標注說文第145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1106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4024頁【補遺】第16596頁
14通訓定聲第2259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292頁【崇文】第1165頁
16說文句讀第423頁
17說文新證第285頁,第2字
18章授筆記第159頁,第5字
19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101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376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