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13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78頁,第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5頁,第2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古活切,音括。《說文》:塞口也,从口、氐省聲。氐音厥。
音又,《玉篇》:下刮切,音頢 —— 塞也。
义《廣韻》:亦書作舌。
注解
〔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𠯑〕字拼音是guā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氏、口。
〔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ā] ⑴ 《集韻》古活切,入末見。月部。塞口;塞。《説文·口部》:“𠯑,塞口也。”《廣雅·釋詁三》:“𠯑,塞也。”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𠯑的意思
𠯑
guāㄍㄨㄚ基本解释
◎《集韻》古活切,入末見。月部。塞口;塞。《説文·口部》:“𠯑,塞口也。”《廣雅·釋詁三》:“𠯑,塞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古活切頁碼第44頁,第31字續丁孫
𠯑
異體𠮮
塞口也。从口,氒省聲。氒,音厥。
𤯁
古文从𤮺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凡𠯑聲字,隸變皆為舌,如括、刮之類。」薛傳均答問疏證:「𠯑,塞口也,是正字。古文作𤯁,與昏形混;隸書作舌,與舌形混……凡从𠯑从舌之字,今多不分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古活反頁碼第134頁,第7行,第2字述
塞口也。從口,氒省聲。氒,古文厥字。
鍇注臣鍇曰:「𣴠、[⿰糹𠯑]、𠈲、𨓈、𦯚字從此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35頁,第1行,第1字述
古文從甘。
鍇注臣鍇曰:「甘爲口實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古活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42頁,第6字許惟賢第108頁,第1字
塞口也。
段注《廣雅・釋詁》曰:𠯑,塞也。易巛六二。𢬸囊无咎。𢬸卽𠯑字也。
从口。氐省聲。
段注氐卽氏部氒字。𣜩變或作氒。或作牙。凡𠯑聲字𣜩變皆爲舌。如括刮之類。古活切。十五部。
古文从甘。
段注戴先生曰:古文氒不省。誤爲从甘。按《汗𥳑》、《古文四聲韵》云:𠯑〈氐下口〉皆同厥。出古《尙書》。〈氐下口〉卽𠯑字不省者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塞口也。今謂「鼓起嘴」之鼓,即𠯑字。𠯑囊。
𠯑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83頁,第13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27頁,第10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109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60頁,第1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52頁,第15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85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342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849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87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4頁,第12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9頁,第9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64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2257頁【補遺】第16321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747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34頁【崇文】第533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4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70頁,第3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140頁,第3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145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