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下 部首:止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382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78頁,第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27頁,第8字
音《唐韻》:舉韋切;《集韻》:居韋切,𡘋音騩 —— 還也、入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薄音旋歸。
义又,還所取之物亦曰歸。《春秋・定十年》:齊人來歸鄆、讙、龜隂田。又,《禮・祭義》:父母全而生之,予全而歸之。《孟子》:久假而不歸。皆還復之義。
义又,《春秋・隱元年》:歸惠公仲子之賵。【杜註】歸者,不反之辭。〈桓七年〉:突歸于鄭。《榖梁傳》:歸,《易》辭也。
义又,依歸也。《詩・曹風》:于我歸處。【毛傳】歸,依歸也。
义又,歸附也。《榖梁傳・莊二年》:王者,民之所歸往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豈弟君子,民之攸歸。
义又,《說文》:女嫁也。《詩・周南》:之子于歸。《禮・禮運》:男有分,女有歸。又,《榖梁傳・隱二年》:婦人謂嫁曰歸,反曰來歸。【註】嫁而曰歸,明外屬也;反曰來歸,明從外至也。《左傳・莊二十七年》: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,出曰來歸;夫人歸寧曰如某,出曰歸于某。
义又,投也、委也。《左傳・襄三年》:請歸死于司敗。又,《前漢・申屠嘉傳》:鼂錯恐,自歸景帝。【註】師古曰:自首于天子。
义又,與也、許也。《論語》:天下歸仁焉。
义又,合也。《禮・緇衣》:私惠不歸德。【註】謂不合於德義。
义又,終也。《左傳・宣十一年》:以討召諸侯,而以貪歸之。
义又,歸妹,卦名。
义又,三歸,臺名。《史記》〔註〕:三歸,取三姓女也。
义又,指趨曰歸。《易・繫辭》:殊途而同「歸」。《史記・李斯傳》:覩指而識歸。
义又,道家有八歸。《參同契》:九還,七返,八歸,六居。【註】八歸者,天三生木,地八成汞,戊己一合,木汞之眞,歸煉鼎中,故曰八歸。
义又,謝察微《算經》有歸法,歸已入之數也。
义又,《歸藏》,黃帝《易》名。一曰殷《易》。《周禮・春官》:大占掌三《易》之法,二曰《歸藏》。【註】《歸藏》者,萬物莫不歸而藏之于中,此《易》以純坤爲首,故名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親》:女子謂晜弟之子爲姪,謂姪之子爲歸孫。
义又,饋也。《論語》:歸孔子豚。〈晉語〉:不腆敝邑之禮,敢歸諸下執政。
义又,山名。《山海經》:太行之山,其首曰歸山,其上有金玉,其下有碧。
义又,州名。《廣韻》:本春秋夔子國,武德初,割夔州之秭歸、巴東二縣置州,取歸國爲名也。《廣輿記》:今屬荆州府。
义又,姓。
音又,歸邪,星氣名。《前漢・天文志》:如星非星,如雲非雲,名曰歸邪。歸邪出,必有歸國者。邪音虵。
义又,忘歸,矢名。見《公孫子》。
义又,姊歸,鳥名。當歸,藥名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求位切,音匱 —— 同「饋」。《說文》:餉也。亦讀如字 —— 義見上。
义籀省作㱕,漢𥓓作。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下 部首:止部
愛日堂藏本: 第340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3頁,第25字
《周禮・春官》大占掌三易之法。
謹照原文占改卜。法改灋。
注解
〔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下,康熙部首是止部。
〔歸〕字拼音是gu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、帚。
〔歸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從止,從婦省。本义是女子出嫁。
〔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ī] ⑴ 返回,回到本處⑵ 還給⑶ 趨向,去往⑷ 合併,或集中於一類,或集中於一地⑸ 由,屬於⑹ 結局⑺ 珠算中一位除數的除法⑻ 古代稱女子出嫁:“之子於~,宣其室家”。⑼ 自首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𡚖的意思
基本释义
𡚖
◎同“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