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878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02頁,第3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79頁,第12字
音《唐韻》:房脂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頻脂切,𡘋音毗。《爾雅・釋獸》:貔,白狐。《說文》:豹屬,出貉國。《廣雅》:貔,貍貓也。《書・牧誓》:如虎如貔。【傳】貔,一名執夷,虎屬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獻其貔皮。【陸璣疏】貔似虎。或曰似熊,遼東謂之白熊。
义又,旌旗名。《禮・曲禮》:前有摯獸,則載貔貅。【註】兵車旌畫貔貅形,象威猛,使衆知警備。
音又,《正韻》:蒲麋切,音皮 —— 義同。
义《集韻》:或省作豼。
注解
〔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豸部。
〔貔〕字拼音是p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豸、𣬉。
〔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í] ⑴ 〔~子〕即“黄鼬”。⑵ 〔~貅〕a.传说中的一种猛兽;b.喻勇猛的军士或军队,如“~~之士”。⑶ 〔~虎〕喻勇士或勇猛的军队。⑷ 传说中的一种野兽,似熊,一说似虎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𧴀的意思
基本释义
𧴀
◎同“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