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麥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628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14頁,第3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515頁,第13字
音《唐韻》:五牢切;《集韻》:牛刀切,𡘋音敖。《說文》:乾煎也。《廣雅》:䵅,曝也。
注解
〔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麥部。
〔䵅〕字拼音是á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敖、麥。
〔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áo] ⑴ 同“熬”。《玉篇•麥部》:“䵅,亦熬字。煎也。”《集韻•𩫕韻》:“熬,《説文》:‘乾煎也。’或从麥。”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䵅的意思
䵅
áoㄠˊ基本解释
◎同“熬”。《玉篇•麥部》:“䵅,亦熬字。煎也。”《集韻•𩫕韻》:“熬,《説文》:‘乾煎也。’或从麥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五牢切頁碼第335頁,第25字續丁孫
𤎅
異體𤏺、熬
乾煎也。从火𢾍聲。
𪍾
異體䵅、𪍮
𤎅或从麥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顏叨反頁碼第820頁,第4行,第1字述
乾煎也。從火敖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20頁,第4行,第2字述
或從麥作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五牢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927頁,第6字許惟賢第842頁,第4字
乾𤋎也。
段注《方言》。𤎅,火乾也。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,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𤎅。
从火。敖聲。
段注五牢切。二部。
𤎅或从麥作。
白话解释
熬,干煎。字形采用“火”作边旁,“敖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上從敖,下從火。篆文從火、敖聲。從火,指用火煮;「敖」表示音讀。以火將穀物煮乾,所以另外有一個或體字從麥、敖聲。楷書將篆文下方的「火」變成四點。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。
熬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661頁,第2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835頁,第6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636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428頁,第18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98頁,第5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440頁,第4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459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918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119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62頁,第13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15頁,第4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436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9921頁【補遺】第17508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36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860頁【崇文】第343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381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680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947頁,第1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