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90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6頁,第2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3頁,第33字
音《唐韻》:博拔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布拔切,𡘋音捌。《說文》:別也,象分別相背之形。【徐曰】數之八,兩兩相背,是別也。少隂數,木數也。《玉篇》:數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補內切,音背。趙古則《六書本義》:八,音背,分異也,象分開相八形,轉爲布拔切,少隂數也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筆別切,音䇷。張衡〈舞賦〉:聲變諧集,應激成節;度終復位,以授二八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必益切,音璧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叉簇之所攙捔,徒博之所撞㧙;白日未及移𠷳,巳獮其什七八。
义又,八八。《通雅》:八八,外國語稱巴巴。《唐書・李懷光傳》:德宗以懷光外孫燕八八爲後。
卷目:考證・子集下 部首:八部
愛日堂藏本: 第67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39頁,第41字
《張衡・西京賦》叉簇之所攙捔,徒博之所撞㧙。
謹照原文徒博改徒搏。
注解
〔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八部。
〔八〕字拼音是bā,独体字。
〔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ā] ⑴ 数名,七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捌”代)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八的意思
八
bāㄅㄚ基本解释
◎数名,七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捌”代)~面玲珑。~卦(《周易》中的八种基本图形)。
详细解释
动词
◎(象形。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。汉字部首之一。从“八”的字多与分解、分散、相背有关。本义:相背分开) 同本义 part; leave each other八,别也。象分别相背之形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今 江、 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,与人则分别矣。”
1.七加一的和。
eight;
八,数也。 —— 《玉篇》陈馈八簋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地理以八制。 —— 《管子·五行》。注:“少阴之数。”八者,维纲也。 —— 《大戴礼记·本命》。按,谓八方四正四隅。遇艮之八。史曰,是谓艮之随言,六二爻也。余五爻皆变。凡易用六不用八。八,少阴不变也。 —— 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八眉者,如八字。 —— 《尚书大传》邹忌修八尺有余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齐策》八音克谐。 —— 《书·舜典》秦王复击 轲,被八创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燕策》八世。 —— 《后汉书·崔实传》。注:“谓三王五帝也。”
八音(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。通常为金、石、丝、竹、匏、土、革、木八种不同的质材所制);八拜(古代世交子弟对长辈的礼节,后世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八拜)
2.常表次第,即第八。
the eighth(8th);
八月在宇。 —— 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八世;八年。
越南字释义
八
◎同“扒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博拔切頁碼第35頁,第4字續丁孫
八
別也。象分別相背之形。凡八之屬皆从八。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八、分双聲對轉,實本同字。」高鴻縉《中國字例》:「八之本意為分,取假象分背之形,指事字……後世借用為數目八九之八,久而不返,乃如刀為意符作分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北拔反頁碼第114頁,第3行,第1字述
別也。象分別相背之形。凡八之屬皆從八。
鍇注臣鍇曰:「數之八兩兩相偶背之是別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博拔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92頁,第1字許惟賢第85頁,第4字
別也。
段注此以雙聲㬪韵說其義。今江浙俗語以物與人謂之八。與人則分別矣。
象分別相背之形。凡八之屬皆从八。
段注博拔切。古音在十一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段氏謂「八與人」,當為「把」之誤。
白话解释
八,划分、区别。像一分为二、相别相背的形状。所有与八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八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、金文、戰國文字、篆文諸形,都以左右各一筆外伸,以示分別之意,隸書繼之,楷書沿之。以上諸形,都據臆構的虛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指事。有學者以其像人之雙臂下垂外伸,義為手臂,則屬象形(《文字析義》P.15),可備一說。
八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64頁,第3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02頁,第1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9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46頁,第4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8頁,第4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38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60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659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14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6頁,第4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5頁,第4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63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955頁【補遺】第16273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721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9頁【崇文】第433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36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80頁,第1字 |
18 | 章授筆記 | 第55頁,第3字 |
19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620頁,第1字 |
20 | 古字釋要 | 第102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