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勹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49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1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0頁,第19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居六切,音菊。《說文》:在手曰匊。【徐曰】手掬米,會意。《玉篇》:兩手也、滿手也、手中也、物在手也。《詩・唐風》:椒聊之實,蕃衍盈匊。朱子詩:從容出妙句,珠貝爛盈匊。
义又,《韻會》:一手曰匊。《詩・小雅》:終朝采綠,不盈一匊。賈島詩:虬龍一匊波,洗蕩千萬春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掬。
注解
〔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勹部。
〔匊〕字拼音是jū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勹、米。
〔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ū] ⑴ 满握;满捧。⑵ 用手捧起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匊的意思
匊
jūㄐㄩ基本解释
①满握;满捧。
②用手捧起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居六切頁碼第301頁,第16字續丁孫
匊
在手曰匊。从勹、米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掬,非是。
附注按:勹蓋手形之訛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居逐反頁碼第751頁,第5行,第1字述
在手曰匊。從勹、米。
鍇注臣鍇曰:「手掬米,會意。菊、鞠從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居六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729頁,第3字許惟賢第757頁,第1字
在手曰匊。
段注《唐風》。椒聊之實。蕃衍盈匊。《小雅》。終朝采綠。不盈一匊。毛皆云:兩手曰匊。此云在手。恐傳寫之誤。《手部》曰:持,握也。握,搤持也。搤,捉也。捉,搤也。把握也。然則在手曰捉,曰搤,曰握,曰持,曰把。不曰匊也。據篇,韵所言則許書之譌久矣。《玉篇》曰:古文作臼。此語尤誤。臼者,叉手也。叉者,手指相錯也。《廣韵》以兩手奉物訓臼,誤矣。《方言》曰:掬,離也。燕之外郊朝鮮洌水之閒曰掬。此方俗殊語。不係乎本字也。
从勹米。
段注會意。米至𢽳。兩手兜之而聚。居六切。三部。俗作掬。
匊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593頁,第4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750頁,第7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573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83頁,第14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61頁,第8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300頁,第4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226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483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921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35頁,第6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73頁,第14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101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9058頁【補遺】第17376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162頁,第4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775頁【崇文】第309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231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145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866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