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

ㄨˊ

7画

4

kndu

rvnk

jzgd

26804

7画

4

2515134

上下结构

基本区U+5433

意为大,《方言》第十三:“吴,大也。”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15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79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106頁,第17

唐韻》:午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訛胡切,𡘋音吾 —— 國名。史記・吳太伯世家》:太伯之奔荆蠻,自號句吳。【註】宋衷曰:句吳,太伯始所居地名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會稽郡,秦置,高帝六年爲荆國,十二年更名吳。

亦縣名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會稽郡吳縣。

又,《說文》:郡也。後漢・郡國志》:吳郡,順帝分會稽置。韻會》:吳郡、吳興、丹陽爲三吳。正字通》:《水經》以吳興、吳郡、會稽爲三吳,《指掌圖》以蘇、常、湖爲三吳,其說不同。又,〈齊語〉:西服㳅沙西吳。【註】雍州之地。

又,天吳,水神也。郭璞《山海經・贊》:八頭十尾,人面虎身,龍據兩川,威無不震。

又,《說文》:姓也。廣韻》:太伯之後,因以命氏。

又,《方言》:大也。說文》:大言也。詩・周頌》:不吳不敖。【傳】吳,譁也。又,〈魯頌〉:不吳不揚。說文》〔註〕:大言故大口以出聲。今寫詩者,改吳作㕦,又音乎化切,其謬甚矣。【釋文】吳,舊如字。何承天云:从口,下大,故魚之大口者名㕦,胡化反,此音恐驚俗也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、《釋文》俱云吳作㕦讀,非。而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諸書,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,惟《正韻》收吳入禡韻,《》朱註亦作去聲讀。未知孰是,存以備考。

又,《集韻》:元俱切,音愚 —— 虞,古作吳。註詳虍部七畫。釋名》:吳,虞也。太伯讓位而不就,歸封于此,虞其志也。

又,與娛通。詩・周頌》:不吳不敖。【疏】《正義》曰:人自娛樂,必讙譁爲聲,故以娛爲譁也。定本娛作吳。

注解

〔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吳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󰒿

〔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ú] ⑴ 同“吴”。按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吳的意思

ㄨˊ

基本解释

同“吴”。按。此为“吴”的旧字形。

详细解释

(會意。從口,從矢。矢( zè ),象頭的動作。合起來表示晃着頭大聲說話。本義:大聲說話,喧譁) 同本義 peal 不吳不敖,胡考之休。——《詩·周頌·絲衣》。傳:「吳,譁也。」。

形容词

〈方〉∶大 。

big;

吳魁(大而平的盾);吳榜(大棹,划船工具。亦指船)

名词

吳國 Wu state。公元222—280年孫權所建的國家。

吳越(古代的兩個敵對國家。借指仇人);吳歈(吳地的歌聲);吳牛見月(吳地的牛怕熱,看見月亮以爲是太陽,喘息起來);吳越氣脈(比喻較高的水平和標準);吳頭楚尾(指吳楚之間的地區)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五乎切頁碼343頁,第16

異體呉、𠯵、吴

吳姓也。亦郡也。一曰吳,大言也。从夨、口。

鉉注徐鍇曰:「大言,故夨口以出聲。《詩》曰:不吳不揚。今寫《詩》者改吳作㕦,又音乎化切。其謬甚矣。」

𡗾

異體𡗿

𡗾古文如此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大言非正理也,故从夨、口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从夨口。林義光《文源》謂:『夨象人傾頭形,哆口矯首,讙呼之象。……讙譁之譁、歡娛之娛,並與吳同音,實皆以吳為古文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阮孤反頁碼836頁,第5行,第1

𡗾姓也,亦郡也。󰊚,大言也。從夨、口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大言,故夨口以出聲也。《詩・頌》曰:『不󰊚不揚,不告於訩。』今寫《詩》者擅改󰊚作㕦,又音作華,其謬甚矣。會意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836頁,第6行,第1

古文如此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五乎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973頁,第4許惟賢863頁,第3

𡗾大言也。

段注大言之上各本有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八字。乃妄人所增。今删正。檢《韵會》本正如是。《周頌・絲衣》、《魯頌・泮水》皆曰不吳。傳箋背云吳,譁也。《言部》曰:譁者,讙也。然則大言卽謂譁也。孔沖遠《詩正義》作不娱。《史記・孝武本紀》作不虞。皆叚借字。大言者,吳字之本義也。引伸之爲凡大之偁。《方言》曰:吳,大也。《九章》。齊吳榜以擊汏。王注。齊舉大櫂。

从夨口。

段注大言非正理也。故从夨口。五乎切。五部。何承天改吳作㕦。音胡化反。其繆甚矣。

𡗾,古文如此。

段注从口大。

白话解释

吴,一种姓氏。也是一个郡的名称。另一种说法认为,“吴”是说大话。字形采用“矢、口”会义。,古文的“吴”写成这样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字形像奔走之形、從口,像人奔跑時,兩手前後擺動之形,表示追趕的動作;從口,是說話的動作。表示邊奔跑邊大聲吆喝對方。金文、篆文形變為「從夨口」,「夨」是傾頭,表示傾頭而大聲說話。戰國文字、《說文》古文改從「大、口」,大是人正面站立,已看不出必須大聲說話的原因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吳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76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857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651頁
4說文校箋第440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407頁,第12字
6說文今釋第1474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2513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501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168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68頁,第14字
11標注說文第425頁,第13字
12說文注箋第3523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0119頁【補遺】第17541頁
14通訓定聲第1553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877頁【崇文】第3505頁
16說文句讀第1417頁
17說文新證第767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813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964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