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60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98頁,第3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6頁,第33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许穢切,音顪。《說文》:口也。《易・說卦傳》:艮爲黔喙之屬。《禮・少儀》:羞首者,進喙祭耳。《左傳・昭四年》:深目而豭喙。《爾雅・釋畜》:白馬黑喙,騧㊟〔開明版「黑喙」上有「黑脣駩」三字,原文作「白馬黑脣,駩;黑喙,騧」〕。《史記・匈奴傳》:跂行喙息蠕動之類。【註】以喙而息也。
音又,《詩・大雅》:混夷駾矣㊟〔「駾」,開明版作「駿」〕,維其喙矣。【傳】喙,困也。【音義】喙,許穢反。徐,尺銳反。
义又,〈晉語〉:卻獻子傷曰:余病喙。【註】喙,短氣貌。
义又,星名。《前漢・天文志》:柳爲鳥喙。
义又,草名。《爾雅・釋草勃茢》〔註〕:一名石芸。【疏】《本草》云:石芸一名顧喙。
义又,《本草》:芡實別名雁喙。
义又,《戰國策》:人之饑,所以不食鳥喙者,以爲雖偸充腹,而與死同患也。【註】鳥喙,烏頭別名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充芮切,音毳。又,《集韻》:呼惠切,音嘒 —— 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丁𠋫切,音鬭 —— 義同。本作噣,或作咮。詳咮字註。
注解
〔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喙〕字拼音是h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彖。
〔喙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彖( tuàn )声。本义是鸟兽的嘴。
〔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ì] ⑴ 嘴,特指鸟兽的嘴⑵ 借指人的嘴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喙的意思
喙
huìㄏㄨㄟˋ基本解释
①嘴,特指鸟兽的嘴。长~。短~。
②借指人的嘴。百~莫辩。不容置~(不准插嘴)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口,彖( tuàn )声。本义:鸟兽的嘴。
2.鸟兽及某些其它动物(如乌龟和章鱼)的嘴 。
beak; snout;
喙息(用口呼吸的禽类)
3.人的嘴 。
mouth;
喙争(犹言口舌之争);喙长三尺(嘴长三尺的人。讥人强言善辩);喙息(有口能呼吸者。代指人和一切动物)
4.器物的尖端。
point;
庄王曰:“子无阻九鼎! 楚国折钩之喙,足以为九鼎。” —— 《史记》
形容词
◎疲困;喘气,喘息。
tired; weary;
维其喙矣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緜》
喙息(犹喘息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許穢切頁碼第39頁,第12字續丁孫
喙
異體喙
口也。从口彖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詡乂反頁碼第122頁,第6行,第1字述
口也。從口彖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許穢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14頁,第1字許惟賢第94頁,第5字
口也。
段注《說卦傳》。爲黔喙。《左傳》。㴱目而豭喙。叚借爲困極之義。《廣韵》引昆夷𤸁矣。今詩作喙矣。郭注《方言》引外傳余病𣨶矣。今外傳作余病喙。郭云:江東呼極爲𣨶。亦作𤸁。
从口。彖聲。
段注許穢切。十五部。彖聲在十四部。合韵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《國語》困極曰喙。
《國語》困極曰喙。
白话解释
喙,嘴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“彖”作声旁。
喙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2頁,第5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11頁,第5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99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1頁,第9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4頁,第11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56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93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729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40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9頁,第12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0頁,第3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03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2082頁【補遺】第16294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411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9頁【崇文】第473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1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62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2頁,第3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3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