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画

3

rhfk|tgj

oq

mamb

80500

6画

3

311212

上下结构

基本区U+5E74

指一年、每年、青年,取名寓意为长寿。时间,年龄。“年”寓意岁岁吉祥安康,年年顺利如意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干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815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340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283頁,第1

唐韻》、《廣韻》:奴顚切;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:寧顚切;《正韻》:寧田切,𡘋撚平聲。說文》本作秊,穀熟也,从禾,千聲。春秋・桓三年》:有年。榖梁傳》:五穀皆熟爲有年。〈宣十六年〉:大有年。榖梁傳》:五榖大熟爲大有年。

又,歲也。爾雅・釋天》:夏曰歲、商曰祀、周曰年、唐虞曰載。【註】歲取星行一次,祀取四時一終,年取禾一熟,載取物終更始。【疏】年者,禾熟之名,每歲一熟,故以爲歲名。周禮・春官》:正歲年以序事。【註】中數曰歲,朔數曰年。【疏】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,節氣在前,中氣在後 —— 節氣一名朔氣 —— 中氣帀則爲歲,朔氣帀則爲年。左傳・宣三年》:卜年七百。

又,齒也。釋名》:年,進也,進而前也。禮・王制》:凡三王養老,皆引年。【註】引年,挍年也。左傳・定四年》:武王之母弟八人,周公爲太宰,康叔爲司宼,𣆀季爲司空,五叔無官,豈尚年哉。【註】言以德爲輕重,而不以齒爲先後也。

又,姓。萬姓統譜》:永樂中有年當,懷遠人,歷官戸部尚書。

又,叶禰因切,音民。前漢・敘傳》:封禪郊祀,登秩百神;協律改正,享兹永年。崔駰〈襪銘〉:長履景福,至於億年;皇靈既佑,祉祿來臻。又,《集韻》:乃定切,音佞 —— 人名。公羊傳・襄三十年》:年夫。【釋文】年音佞,二《》作佞夫。

集韻》:亦書作秆。唐武后作𠡦

卷目:考證・寅集下 部首:干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205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46頁,第36

又叶禰因切,音民。

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。謹照音義民改紉。

注解

〔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干部

〔年〕字拼音是nián,上下结构。

〔年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禾”,下面是“人”,禾谷成熟,人在负禾。小篆字形,从禾,千声。本义是年成,五谷成熟。

〔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ián] ⑴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⑵ 每年的⑶ 一年的开始⑷ 有关年节的(用品)⑸ 时期,时代⑹ 收成⑺ 岁数⑻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⑼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⑽ 姓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年的意思

niánㄋㄧㄢˊ

基本解释

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。一~。三~五载。

每年的。~会。~鉴。~利。~薪。

一年的开始。~节。新~。

有关年节的(用品)~画。~礼。~货。

时期,时代。近~。~华。~号(a.帝王用的纪年名称;b.公元纪年名称)。~限。~深日久。

收成。~成。~景。~谨。荒~。

岁数。~纪。~事(岁数)。~高。~轮。

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。幼~。童~。青~。壮~。中~。老~。

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。~兄。~谊(同年登科的关系)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禾”,下面是“人”,禾谷成熟,人在负禾。小篆字形,从禾,千声。本义:年成,五谷成熟。

2.同本义。

ripe;

秊,谷熟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五谷皆熟为有年也。 —— 《谷梁传·桓公三年》五谷大熟为大有年。 —— 《谷梁传·宣公十六年》丰年多黍多秊。 —— 《诗·周颂·丰年》有年。 —— 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。疏:“年训为稔。”尔厥有干,有年于芘洛。 —— 《书·多士》

3.又指一年的收成。

凶年免于死亡。 ——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4.又。

凶年不免于死亡。

年登(谷物丰收);年荒(谷物歉收);年丰(年成丰收);年饥(年成荒歉);年灾(自然灾害)

5.时间单位。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/4太阳日的周期。

year;

禹八年于外,三过其门而不入。 —— 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期年之后,虽欲言,无可进者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今年;去年;年把(一年左右的时间);年根(方言。年底);年复一年(一年又一年);年课(一年征收的税);年谷(一年中种植的谷物);年常(常年,经常)。又指朔数。即我国的农历平年为十二个朔望月,闰年为十三个朔望月。如:年脚下(年尾,年底);年集(阴历年底的集市)

6.年节。

days around lunar New Year; New Year;

新年正月,公子回家拜祖父、母亲的年回来。 —— 《儒林外史》

过年;新年;拜年;年酒(为祝贺新年邀请亲友吃的酒席);年敬(年礼。年敬送的礼物);年开(谓新年开始);年对(春联);年羹(过年时吃的羹汤);年团(过年吃的团子)

7.年纪,岁数。

age; year;

年且九十。 —— 《列子·汤问》时年七岁。 —— 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周处年少。 —— 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彼与彼年相若,道相似也。 —— 唐· 韩愈《师说》永生五年。 —— 宋· 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
年计(年纪;岁数);年腊(年纪;岁数);年齿相等(年龄相当);年齿相悬(年龄相差悬殊);年台(对同年的尊称);年朽(年纪衰老);年位(年龄和爵位);年次(年龄的顺序);年侵(年纪渐老);年高望重(年纪大,名望高);年期(年纪的期限);年辈(年龄和行辈);年德(年龄德行)

8.寿命;一生的岁数。

lifetime;

人固不可以无年。 —— 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

年寿(人的寿命);年力(年龄与精力);年迫日索(老年逼近,余日不多);年祚(人的寿命;指立国的年教);年衰岁暮(年纪衰老,寿命将尽);年在桑榆(比喻垂暮之年);年运(年寿和气运)

9.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。

a period in one' s lif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age;

童年;幼年;少年;青年;中年;老年;年艾(年老。五十岁叫艾);年耆(年老);年衰(年老);年弱(年轻);年暮(晚年)

10.年代 。

time;

年世(年代;年数);年候儿(方言。年头儿;时代);年湮世远(谓年代久远);年韶(指美好的青春时代);年名(年号名)

11.日期,指某一确定时间 。

date;

年庚(泛指年份和日期);年时(当年,往年时节;去年);年劳(任职的年数和劳绩)

12.岁月,泛指时间 。

years; times;

年灾月晦(倒霉时运);年年防俭,夜夜防贼(随时要想到意外与不利);年所(年数);年律(年月,年岁);年流(年光流逝);年深(时间久长);年运(谓岁月不停地运行);年赊(年月长久);年数(泛指时间)

13.用以指有关年节用的[物品]。

for the Spring Festival;

接袭人家去吃年茶。 —— 《红楼梦》

年帖(春帖);年物(农历新年用以馈赠亲友之物);年春(新春);年茶(指年节聚会吃的果茶)

14.假借为“佞”。奸巧谄庾,花言巧语的人。

one who flatters;

使王近於民,远于年,啬於时,惠於财,亲贤使能。 —— 《大戴礼·公符》

15.姓。

形容词

1.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。

winners of the same imperial examination;

你我年谊世好,就如至亲骨肉一般。 —— 《儒林外史》

年家(称同科考中者的家庭);年伯(对与父亲同榜登科而年长者的尊称);年谊(同年登科的关系);年侄(年兄之侄);年叔(对与父辈同榜登科而年岁较小者的尊称)

2.每年的 。

annual;

年产量(指一年生产的数量);年年岁岁(每年);年计(年度预算);年租(每年的租税);年芳(指美好的春色);年柳(春柳)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上反切奴顛切頁碼230頁,第18

異體、年

秊穀孰也。从禾千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大有秊。」

附注容庚《金文編》:「年,从禾,从人,人亦聲。《說文》非。」于省吾《甲骨文字釋林》:「年乃就一切穀類全年的成熟而言。」按:甲骨文「年」字意為稔熟,金文始用作年歲字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人負禾,會穀熟收成之意。東周以後,『人』下部中央形或加圓點飾筆,圓點變橫畫,『人』形就成了『千』形;『人』形或下加『土』,變成『𡈼』形。」

蔣注武則天新造字:𠡦𠦚)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三反切泥賢反頁碼589頁,第1行,第2

秊穀熟也。從禾千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大有年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周曰年,取禾一熟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上反切奴顚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303頁,第3許惟賢570頁,第7

秊穀孰也。

段注《爾雅》曰:夏曰歲。商曰祀。周曰年。唐虞曰載。年者,取禾一孰也。

从禾。千聲。

段注奴顚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

《春秋傳》曰:大有年。

段注宣十六年經文。《穀梁傳》曰:五穀皆孰爲有年。五穀皆大孰爲大有年。

年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52頁,第14字
2陳昌治本第579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445頁
4說文校箋第290頁,第16字
5說文考正第279頁,第24字
6說文今釋第1006頁,第7字
7說文約注第1724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3651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483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78頁,第28字
11標注說文第286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2353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7210頁【補遺】第17083頁
14通訓定聲第3299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610頁【崇文】第2437頁
16說文句讀第937頁
17說文新證第574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637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688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