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弓部
武英殿刻本: 第857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57頁,第3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02頁,第3字
音《唐韻》:戸吳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洪孤切,𡘋音狐。《說文》:木弓也。从弓,瓜聲。一曰往體寡來體多曰弧。〈吳錄〉:揮觀弧星始制弧。《易・繫辭》:弦木爲弧。
义又,張旗弓也。《禮・明堂位》:乗大輅,載弧韣旂。【註】弧,旌旗所以張幅也。【疏】弧以竹爲之,其形爲弓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弧旌枉矢。【註】弧,以張縿之幅。【疏】弧旌者,弧弓也。旌旗有弓,所以張縿幅,故曰弧旌也。
义又,星名。《禮・月令》:季春之月,日在奎,昏弧中。《史記・天官書》:狼下四星曰弧。【註】弧九星在狼東北,天之弓也,以伐叛懷遠。又主備盜賊之知姦邪者。
义又,《後漢・東夷傳》:辰韓國,名馬爲弧。
义又,蝥弧,旗名。《左傳・隱十一年》: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。
义又,短弧,蟲名。《前漢・五行志》:蜮在水旁,能射人,南方謂之短弧。【註】卽射工也,亦呼水弩。
音又,《類篇》:汪胡切,音汙 —— 曲也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凡揉輈,欲其遜而無弧深。【註】弧讀爲汙。
卷目:考證・寅集下 部首:弓部
愛日堂藏本: 第215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7頁,第18字
《史記・天官書》狼下四星曰弧。〔註〕弧九星在狼東北,天之弓也。
謹照史記註原文東北改東南。
《後漢・東夷傳》辰韓國,名馬爲弧。
謹照原文馬改弓。
注解
〔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弓部。
〔弧〕字拼音是h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弓、瓜。
〔弧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弓,瓜声。本义是木弓。
〔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ú] ⑴ 古代指木弓⑵ 圆周的任意一段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弧的意思
弧
húㄏㄨˊ基本解释
①古代指木弓。桑~。~矢。弦木为~。
②圆周的任意一段。~形。~线。~度。电~。~光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弓,瓜声。本义:木弓。
2.同本义;泛指弓。
bow;
弧,木弓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弦木为弧。 —— 《易·系传》檿弧箕服。 —— 《国语·郑语》弧弓夭猎。 —— 《汉书·韩安国传》
弧弓(古代六弓之一。其力强,可以远射甲革坚硬之物。六弓:王弓、弧弓、夹弓、庚弓、唐弓、大弓);孤矢(弓箭);孤室(弓袋);弧弦(开弓张弦)
3.张旗用的竹弓。
bamboo bow;
载弧屬。 —— 《礼记·明堂位》
弧旌枉矢(谓以竹弓张悬旌旗的正幅,并在弓衣上绘流矢,作弧矢星状,以象征武事)
4.弯曲如弓。
arc;
采其有弧矢之威。 —— 《礼记·大射仪》注燕弧盈库而委劲。 —— 《魏都赋》
弧圈(弧线);弧深(谓弯曲度深)
5.古星名 。
Adhara;
弧矢(古星名。又名天弓。属井宿。简称弧);弧精(即弧矢星)
6.圆弧。
arc;
7.电弧。
arc;
弧电压
8.在地面上沿一条曲线重复出现的地质或地形特征。
arc;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戶吳切頁碼第427頁,第18字續丁孫
弧
木弓也。从弓瓜聲。一曰往體寡,來體多曰弧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魂徒反頁碼第1019頁,第5行,第1字述
木弓也。從弓瓜聲。一曰往體寡來體多曰弧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易》曰:『弦木爲弧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戸吳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558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11頁,第4字
木弓也。
段注易曰:弦木爲弧。《考工記》。凡爲弓。冬析榦。凡榦。柘爲上。檍次之。檿桑次之。橘次之。木瓜次之。荆次之。竹爲下。按木弓,謂弓之不傅以角者也。弓有專用木不傅角者。後世聖人初造弓矢之遺法也。引申之爲凡紆曲之稱。《輈人》曰:凡揉輈欲其孫而無弧深。
从弓。瓜聲。
段注戶吳切。五部。
一曰往體寡,來體多,曰弧弓。
段注弓字今補。《弓人》曰:往體寡,來體多。謂之王弓之屬。利射革與質。注云:射深者用直。此又直焉。於射堅宜也。王弓合九而成規。弧弓亦然。按王弓之屬者,言王弓以包弧弓也。弧者,直而稍紆之謂。弧弓亦天子之弓。王弓亦直而稍紆。則王弓弧弓得互稱也。
白话解释
弧,木制的弓子。字形采用“弓”作边旁,“瓜”作声旁。一种说法认为,往體寡,來體多曰弧。
字形解说
戰國金文所從「弓」形、「瓜」形,訛變為左右相背之「人」形;盟書文字或同金文,或二人相背,或一弓、一人,或從二弓,其下皆加橫筆羡符。篆文始定形「」,《說文‧弓部》:「弧,木弓也。从弓、瓜聲。」從弓,表示與弓相關;從瓜,表示音讀,本義為木弓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弧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847頁,第5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084頁,第3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810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65頁,第11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507頁,第11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874頁,第4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3149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6300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708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37頁,第10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42頁,第8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466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504頁【補遺】第17887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807頁,第4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13頁【崇文】第4449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846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057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85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