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26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87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31頁,第26字
音《唐韻》:荒內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呼內切;《正韻》:呼對切,𡘋音誨。《說文》:悔,恨也。《玉篇》:改也、恨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呼罪切;《集韻》:虎猥切,𡘋音賄 —— 悔吝也。《正字通》:凡言人有悔吝,此悔字讀上聲;凡言人能改悔,此悔字讀去聲。今人混讀者,非。
音又,叶許里切,音喜。《詩・大雅》:比于文王,其德靡悔;既受帝祉,施于孫子。又叶火五切,音虎。陸機〈凌霄賦〉:判烟雲之騰躍,半天步而無旅;詠凌霄之飄飄,永終焉而弗悔。
音又,叶許既切,音戲。班固〈奕旨〉:淨泊自守似道意,隱居放言遠咎悔。
注解
〔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悔〕字拼音是hu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每。
〔悔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每声。本义是悔恨,懊悔。
〔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ǐ] ⑴ 懊恼过去做得不对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悔的意思
悔
huǐㄏㄨㄟˇ基本解释
◎懊恼过去做得不对。后~。懊~。~改。~恨。~悟。追~莫及。
详细解释
动词
◎(形声。从心,每声。本义:悔恨,懊悔) 同本义。
regret; repent of;
悔,恨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宜无悔怒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此讲之悔也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秦策》悔不杀汤于 夏台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泛论》虽九死其犹未悔。 —— 《楚辞·离骚》怀王悔,追 张仪,不及。 —— 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天其以礼悔祸于许。 —— 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可悔故也。 —— 宋·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悔其随之。 —— 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己为有悔。可以无悔矣。
悔亲(因反悔而废弃婚约);悔谢(悔过请罪);悔心革命(痛改前非);悔悟心行(反省思想、行为);悔尤(悔恨与过错)
名词
1.过失;灾祸。
fault or disaster;
庶无罪悔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抑》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。 —— 《易·系辞》尚速有悔于予身。 —— 《公羊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
悔亡(祸害消除);悔吝(灾祸);悔咎(过错;祸殃);悔戾(罪过)
2.恶运 。
bad luck; misfortune;
悔气(坏运气,倒霉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荒內切頁碼第355頁,第24字續丁孫
悔
異體𢙽
悔恨也。从心每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虎配反頁碼第863頁,第1行,第2字述
悔恨也。從心毎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荒内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045頁,第3字許惟賢第894頁,第5字
悔𢚉也。
段注按悔乃複舉字之未刪者。《韵會》無。當从之。悔者,自恨之意。
从心。每聲。
段注荒内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白话解释
悔,悔恨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從金文、戰國文字到篆文,字形都是從心、每聲。從心,表示內心的狀態;每聲,表示音讀。隸變作,楷定作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惟金文字形另加鳥形以為修飾,乃鳥蟲書之通例,並不影響字義。
悔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01頁,第14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888頁,第6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674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457頁,第2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23頁,第7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531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606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196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253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79頁,第1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42頁,第12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649頁,第3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477頁【補遺】第17591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810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907頁【崇文】第362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73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1037頁,第4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994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