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戈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85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11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57頁,第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王伐切,音越 —— 威斧也,杖而不用,明神武不殺也。《司馬法》:夏執𤣥戉,殷執白戚,周左杖黃戉、右秉白旄。《周禮・夏官・大司馬》左執律、右秉戉。【註】律,所以聽軍聲也;戉,所以爲將威也。
义又,星名。《前漢・天文志》:東井西曲星曰戉。【又】傷成戉。【註】賊傷之占,先成形於戉也。
音又,《正韻》:魚厥切,音月 —— 義同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等書切喻母,而《正韻》獨切疑母,蓋北音以疑爲喻也。
义小篆从戈,𠄌聲,俗加金作鉞,則專取乎飾,其去古益遠矣,此古今字書之變。
注解
〔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戈部。
〔戉〕字拼音是yuè,独体字。
〔戉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小篆字形。象大斧之形。本义是大斧。后作“钺”。
〔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uè] ⑴ 同“钺”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戉的意思
戉
yuèㄩㄝˋ基本解释
◎同“钺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象大斧之形。本义:大斧。后作“钺”) 同本义。
big axe;
夏执玄戉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《司马法》
2.另见 yuè (钺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王伐切頁碼第422頁,第3字續丁孫
戉
大斧也。从戈𠄌聲。《司馬法》曰:「夏執玄戉,殷執白戚,周左杖黃戉,右秉白髦。」凡戉之屬皆从戉。」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鉞,非是。
附注羅振玉《增訂殷虛書契考釋》:「戉字象形,非形聲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象有柄圓刃斧類兵器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于厥反頁碼第1008頁,第4行,第1字述
大斧也。從戈𠄌聲。《司馬法》曰:「夏執玄戊;殷執白戚;周左杖黃戉,右把白旄。」凡戉之屬,皆從戉。
鍇注臣鍇曰:「𠄌音厥。今作鉞,鉞音劌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王伐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527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99頁,第1字
大斧也。
段注一本奪大字。非。斧所以斫也。
从戈。𠄌聲。
段注王伐切。十五部。俗多金旁作鉞。
《司馬灋》曰:夏執玄戉。殷執白戚。周𠂇杖黃戉。又把白髦。
段注《周書・坶誓》作秉白旄。此作把白髦者,葢《司馬法》之文有不同也。《毛詩傳》曰:秉,把也。《手部》曰:把,握也。髦者,旄之叚借字。
凡戉之屬皆从戉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作鉞,乃《詩》「鸞聲噦噦」之噦。戉亦作揚,《詩》「干戈戚揚」。
戉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835頁,第10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072頁,第7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800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59頁,第8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502頁,第1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853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3117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6239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679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33頁,第5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36頁,第14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417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370頁【補遺】第17872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744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01頁【崇文】第440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824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865頁,第2字 |
18 | 章授筆記 | 第529頁,第4字 |
19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984頁,第1字 |
20 | 古字釋要 | 第1173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