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52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40頁,第2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87頁,第27字
音《唐韻》:羊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容朱切,𡘋音兪。《說文》:引也。《史記・貨殖傳》:揄長袂,躡利屣。《前漢・禮樂志》:神之揄臨壇宇。
义又,揄揚,譽言也。班固〈西都賦序〉:雍容揄揚,著於後嗣。【註】揄引,揚舉也。
义又,邪揄也。《後漢・王霸傳》:市人皆大笑,舉手邪揄之。或作𢶖。《說文》作𣤔。
音又,《正韻》:雲俱切,音于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與褕同。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餘招切,音搖。《禮・玉藻》:夫人揄狄。【疏】揄,讀如搖。狄,讀如翟。謂畫搖翟之雉於衣也。陸氏《音義》:《爾雅》云:江淮而南,靑質五色皆備成章曰鷂,音搖,謂畫此雉也。
音又,與舀抭同。《唐韻》:以周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夷周切,𡘋音由 —— 抒臼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或舂或揄。
音又,《唐韻》:度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徒侯切,𡘋音頭 —— 亦引也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揄文竿,出比目。
音又,徒口切,音鋀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他侯切,音偸 —— 垂也。《莊子・漁父篇》:被髮揄袂。
音又,丑鳩切,音抽 —— 垂手行也。
音又,舂朱切,音輸 —— 閃揄,傾貌。
注解
〔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揄〕字拼音是y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俞。
〔揄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俞声。本义是引;挥动。
〔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ú] ⑴ 〔~扬〕a。宣传,发扬,如“~~大义”;b。赞扬,称赞,如“极口~~”。⑵ 拉,引:“~长袂,蹑利屣”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揄的意思
揄
yúㄩˊ基本解释
①〔~扬〕a。宣传,发扬,如“~~大义”;b。赞扬,称赞,如“极口~~”。
②拉,引:“~长袂,蹑利屣”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手,俞声。本义:引;挥动。
2.同本义。
draw forth; brandish;
揄,引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神之揄临坛宇。 —— 《汉书·郊祀志》被发揄袂。 —— 《庄子·渔夫》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。 —— 《韩非子》孙子曰:鼓而坐之,十而揄之。 —— 《孙膑兵法》
揄兵(引兵);揄袂(挥动衣袖)
3.出,拿出。
offer;
使言之而非也,虽在卿相人君,揄策于庙堂之上,未必可用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主术》
4.逗引 。
tease;
揄弄(逗引戏弄);揄揶(揶揄)
5.另见 yóu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羊朱切頁碼第404頁,第29字續丁孫
揄
引也。从手兪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羊朱反頁碼第971頁,第6行,第2字述
引也。從手俞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羊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415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49頁,第4字
引也。
段注漢郊祀歌曰:神之揄。臨壇宇。師古云:揄,引也。《史記》。揄長袂。《廣韵》。揄揚,詭言也。皆其引申之義。《大雅》。或春或揄。叚揄爲舀也。
从手。兪聲。
段注羊朱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揄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99頁,第6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021頁,第8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767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33頁,第4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79頁,第13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763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978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960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561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8頁,第14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10頁,第12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232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877頁【補遺】第17810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433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55頁【崇文】第421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39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680頁,第3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20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