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55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41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88頁,第21字
音《唐韻》:楚洽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測洽切,𡘋音鍤。《說文》:刺肉也。《廣韻》:刺入也。《前漢・高帝紀》:羽檄徵天下兵。【註】魏武奏事云:今邊有警,輒露檄插羽。
义又,《急就篇》:〔師古註〕插者,擔也。兩頭鑯銳,所以插刺禾束,而擔之也。《集韻》或作捷。
义又,與鍤同。刺土器也。《戰國策》:坐而織蕢,立則杖插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七接切,音妾 —— 搢也。與扱同。
音又,側洽切,音眨 —— 攝也。
义从干、从臼。俗作挿揷,非。
注解
〔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插〕字拼音是ch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臿。
〔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臿( chā )声。本义是刺入、挤放进去。
〔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ā] ⑴ 扎进去,把细长或薄的东西放进去⑵ 加入,参与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插的意思
插
chāㄔㄚ基本解释
①扎进去,把细长或薄的东西放进去。~入。~秧。~花。~座。~头。~翅难飞。
②加入,参与。~班。~话。~曲。~图。~页。~叙。安~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手,臿( chā )声。本义:刺入、挤放进去。
2.同本义。
stick in; insert between;
插,刺内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沉吟放拨插弦中。 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是日城内遍插白旗。 —— 《广州军务记》
插花筵席(流水席,即客人随到随开的筵席);插标(古人出售物品时,把茅草插在物品上表示出售);插管(双肩式大门的门闩)
3.参与,加入 。
participate in;
插队落户;插杠子(插手;作梗)
4.把秧苗、枝条移栽到田地中去 。
transplant;
插田;插枝
5.加进 。
insert; cut in;
插一句话;插插(小声说话;议论)
6.〈方〉∶煮;混煮 。
cook; boil;
插豆腐(做豆腐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楚洽切頁碼第402頁,第21字續丁孫
插
刺肉也。从手从臿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刺內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內,各本作肉,今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楚洽反頁碼第966頁,第2行,第2字述
刺内也。從手、臿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楚洽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393頁,第4字許惟賢第1040頁,第4字
刺內也。
段注內各本作肉。今正。內者,入也。刺內者,刺入也。漢人注經多叚捷字,扱字爲之。
从手。臿聲。
段注楚洽切。八部。
白话解释
插,刺入肉体。字形采用“手、臿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從手、臿聲。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臿」為聲符,應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臿」字本義為「舂去麥皮」,不過在文獻中多用為挖土用的鐵鍬,同「鍤」,鐵鍬挖土時要插進土裡,與「插」的「刺入」、「扎入」義密切相關,因此「插」從「臿」聲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插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94頁,第4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013頁,第9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76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28頁,第8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76頁,第6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749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954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913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541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6頁,第5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06頁,第6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196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785頁【補遺】第17798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594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47頁【崇文】第418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21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645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12頁,第1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