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:斤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145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79頁,第1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28頁,第10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側減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阻減切,𡘋音蔪。《說文》:截也。从車、从斤。斬法車列也。《博雅》:裁也。【釋文】斬,暫也。暫加兵卽斷也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斬,殺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斬伐四國。《周禮・秋官・掌戮》:掌斬殺賊諜而搏之。
义又,杜甫詩:斬新花蕊未應飛。【註】禪家有斬新日月之語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莊陷切,音蘸 —— 芟也。
注解
〔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斤部。
〔斬〕字拼音是zh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車、斤。
〔斬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从車,从斤。古有“車裂”之刑,故从車。斤,斧子,可用於殺人。本义是古代死刑的一種。斬首或腰斬;殺。
〔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ǎn] ⑴ 砍斷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斬的意思
斬斩
zhǎnㄓㄢˇ基本解释
◎砍斷。~斷。~首。~決。~除。~草除根。~釘截鐵。先~後奏。披荊~棘。
详细解释
動
1.會意。从車,从斤。古有“車裂”之刑,故从車。斤,斧子,可用於殺人。本義:古代死刑的一種。斬首或腰斬;殺。
2.同本義。
behead; decapitate; chop sb. 's head off; chop; kill;
斬,截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斬,殺也。 —— 《爾雅·釋詁》國既卒斬。 —— 《詩·小雅·節南山》斫頭曰斬,斬要曰要斬。 —— 《釋名·釋喪制》掌斬殺賊諜而膊之。 —— 《周禮·秋官·掌戮》。注:“斬以斧鉞,若今之要斬;殺以刀刃,若今之棄市。”不從令者斬。 —— 《墨子·備城門》法皆斬。 —— 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失期當斬。借第令毋斬。殺虎斬蛟。 —— 《世說新語·自新》
斬使(斬殺來使);斬棺戮屍(劈開棺木,刺殺屍體);斬立決(處斬刑決不待時);斬馘(殺頭並取左耳,以計功);問斬(斬首);斬首
3.砍;砍斷。
chop; cut down;
斬荊棘。 —— 宋· 蘇洵《六國論》斬刈殺伐之際。 —— 宋· 蘇軾《教戰守》
斬伐(砍伐);斬祀(砍伐神祠近旁的樹);斬祛(斬斷其袖。借指舊怨);斬絕(斬斷;斷絕);斬斷(砍斷;切斷);斬關(砍斷門閂,泛指攻破城門)
4.斷絕。
break off; dissociate;
漢祀不斬,皆出將軍之賜也。 —— 《三國演義》
斬夫之祀(斷絕夫家的祭祀);斬了(斷了;絕了)
5.剪裁,特指喪服不緝下邊。
tailor; cut out a garment;
齊晏桓子卒, 晏嬰粗繯,斬。 —— 《左傳·襄公十七年》
斬衰(粗麻布喪服,不縫邊,是五種喪服中最重的,服期三年)
6.用同“眨”。眼睛一睜一閉。
wink;
還斬眼動鱗。 —— 《西遊記》
斬眼(眨眼);斬眉多梭眼(擠眉弄眼)
副词
◎非常;特別 very; special 老遠地便見有多少洋槍隊,由教習打着外國口號,一斬齊地走了上來。——《老殘遊記》 又
斬平(特別平整);斬截(乾脆;利落);斬新(簇新;全新)
越南字释义
斬
◎同“𠛤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側減切頁碼第477頁,第10字續丁孫
斬
𢧵也。从車从斤。斬法車裂也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从車之意,蓋古用車裂,後人乃法車裂之意而用鈇鉞,故字亦从車。斤者,鈇鉞之類也。」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按:車裂不謂之斬。斬,伐木也。《考工記・輪人》:『斬三材。』从斤从車,謂斬木為車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側減反頁碼第1114頁,第7行,第1字述
截也。從車、斤。斬法車裂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側減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918頁,第3字許惟賢第1267頁,第4字
𢧵也。
段注𢧵者,𣃔也。《𩠐部》𩠹,𢧵也。《周禮・掌戮》注曰:斬以鈇鉞。若今𦝫斬也。殺以刀刃。若今棄市也。本謂斬人。引申爲凡絕之偁。
从車斤。
段注會意。側減切。八部。
斬法車裂也。
段注此說从車之意。葢古用車裂。後人乃法車裂之意而用鈇鉞。故字亦从車。斤者,鈇鉞之類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斬本車裂,引申向腰斬,又引申為刀斬頭,又引申為一切斬。
本車裂也。
白话解释
斩,拦腰砍断的酷刑。字形采用“车、斤”会义。斩刑是效法车裂而来的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至楷書之構形,均為從斤、從車。「斤」是砍樹的斧頭,引申可為殺戮;「車」本是交通工具,後作為刑法之一,於此則取法車裂之意,故從車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規範字作「斩」。
斬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947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221頁,第8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906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638頁,第7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568頁,第17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2118頁,第4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3534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7087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3017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79頁,第17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613頁,第10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5063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903頁【補遺】第18082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558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66頁【崇文】第506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95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595頁,第7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751頁,第2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1311頁,第9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