昝

zǎn ㄗㄢˇ

9画

5

thjf

hoa

rsik

23604

9画

5

354242511

上下结构

基本区U+661D

基本字义 ● 昝 zǎn ㄗㄢˇ  ◎ 姓。姓氏,字用同“咱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上 部首:日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175頁,第16

同文書局本: 第492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438頁,第19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子感切,音撍 —— 姓也,出蜀郡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朁註今俗有昝字,蓋朁之譌。類篇》从曰在曰部。

注解

〔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日部

〔昝〕字拼音是z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处、日

〔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ǎn] ⑴ 姓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昝的意思

zǎnㄗㄢˇ

基本解释

姓。

详细解释

代词

1.用同“咱”。我。

I;

你那里问小僧敢去也那不敢,我这里启大师用昝也不用昝。 —— 《西厢记》

2.[名]:姓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七感切頁碼149頁,第15

異體

朁曾也。从曰兓聲。《詩》曰:「󵦣不畏明。」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有昝字,蓋󵦣之譌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此貪反頁碼382頁,第2行,第1

朁曾也。從曰兓聲。《詩》曰:「󵦣不畏明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󵦣不畏明,猶曽不畏明。又《論語》曰:『曽謂泰山。』亦同爲語助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七感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809頁,第1許惟賢360頁,第1

朁曾也。

段注《釋言》、《大雅》傳,《小雅》箋同。八部曰:曾者,䛐之舒也。曾之言乃也。詳八部。

从曰:兓聲。

段注七感切。古音在七部。

詩曰:󵦣不畏朙。

段注《大雅》文。今民勞,《十月之交》、《爾雅》字皆作憯憯之本義痛也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曾。今作怎。

朁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97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395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305頁
4說文校箋第196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185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668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176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268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979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19頁,第7字
11標注說文第194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1546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5046頁【補遺】第16743頁
14通訓定聲第330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405頁【崇文】第1617頁
16說文句讀第596頁
17章授筆記第202頁,第3字
18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12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482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