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28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13頁,第1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59頁,第10字
音《唐韻》:烏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伊鳥切,𡘋音窅。《說文》:冥也。張衡〈思𤣥賦〉:日杳杳而西匿。《淮南子・天文訓》:日晡則反景上照於桑榆,故杳字日在木下。
义又,《玉篇》:深廣貌。《管子・內業篇》:杳乎如入於淵。
音又,叶委羽切,迂上聲。王逸〈九思〉:意逍遙兮欲歸,衆穢盛兮杳杳;思哽饐兮詰詘,涕流瀾兮如雨。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愛日堂藏本: 第281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0頁,第24字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伊烏切,𠀤音窅。
謹照原文烏改鳥。
注解
〔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杳〕字拼音是yǎ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日。
〔杳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上为“木”,下为“日”,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,天色已昏暗。本义是昏暗。
〔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ǎo] ⑴ 无影无声⑵ 幽暗,深广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杳的意思
杳
yǎoㄧㄠˇ基本解释
①无影无声。~无音信。~然无声。~如黄鹤(喻人或物全无踪影)。
②幽暗,深广。~渺。~冥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会意。上为“木”,下为“日”,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,天色已昏暗。本义:昏暗。
2.同本义。
gloomy;
杳,冥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杳旭卉兮。 —— 扬雄《甘泉赋》。注:“深远也。”独驰思乎杳冥。 —— 傅毅《舞赋》杳冥冥兮羌昼晦,东风飘兮神灵雨。 —— 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杳杳冥冥(昏暗幽远);杳蒙(迷茫,模糊不清)
3.幽深。
deep and serene;
眴兮杳杳,孔静幽默。 —— 《楚辞·屈原·九章·怀沙》
杳杳(幽暗深远的样子);杳然(幽深的样子);杳昧(深幽隐晦)
4.渺茫;深远;高远。
remote;
杳不知所之也。(杳,深远没有尽头,这里表听不到声音,今有成语:“杳无音信”。之:到。) —— 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奇秀深杳。 —— 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杳远(渺茫遥远)
5.消失,不见踪影 。
without a trace;
杳无影响(毫无音讯);杳沉(消失,渺茫无踪);杳绝(消失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烏皎切頁碼第186頁,第13字續丁孫
杳
冥也。从日在木下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莫為日且冥,杳則全冥矣。由莫而行地下,而至於榑桑之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倚了反頁碼第466頁,第5行,第1字述
冥也。從日在木下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烏皎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008頁,第3字許惟賢第444頁,第7字
冥也。
段注冥,窈也。𦱤爲日且冥。杳則全冥矣。由𦱤而行地下,而至於榑桑之下也。引伸爲凡不見之偁。
從日在木下。
段注烏皎切。二部。
白话解释
杳,即“冥”,天黑。字形采用“日”作边旁,像太阳落在树丛下方。
杳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367頁,第10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474頁,第9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368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234頁,第15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230頁,第3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810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421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3096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188頁,第4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45頁,第15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233頁,第15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1871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5947頁【補遺】第16881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22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487頁【崇文】第194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737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859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575頁,第10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