殺

shā ㄕㄚ

11画

7

qsmc|rswc

kchne

osfq

47947

10画

6

3412343554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6BBA

指杀生、杀敌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下 部首: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399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585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535頁,第9

唐韻》:所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山戛切,𡘋音煞。說文》:戮也。周禮・春官》:內史掌王之八柄之法,以詔王治。五曰殺。【疏】太宰有誅無殺;此有殺無誅者,誅與殺相因,見爲過不止,則殺之也。又,〈秋官〉:掌戮,掌斬殺賊諜而搏之。【註】斬以鈇鉞,殺以刀刃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殺,克也。【郭註】隱元年《公羊傳》曰:克之者何,殺之也。

又,獲也。禮・王制》:天子殺,則下大綏;諸侯殺,則下小綏;大夫殺,則止佐車。【註】殺,獲也。

又,同「死」。孟子》:凶年不能殺。

又,忘也。莊子・大宗師》:殺生者不死。【註】李軌云:殺,猶亡也 —— 亡生者不死也。崔云:除其營生爲殺生。

又,薙草曰殺。禮・月令》:利以殺草。

又,霜殺物曰殺。春秋・僖三十三年》:隕霜不殺草。左傳・桓五年》:始殺而嘗。

又,以火炙簡爲殺靑。後漢・吳佑傳》:欲殺靑𥳑,以寫經書。【註】殺靑者,以火炙𥳑令汗,取其靑易書,後不蠹〈吳佑傳〉注「復不蠹」作「復」">㊟,謂之殺靑。亦爲汗靑。義見劉向《別錄》。

又,矢名。周禮・夏官・司弓矢》:殺矢、鍭矢,用諸近射田獵。【註】殺矢,言中則死。又,〈考工記〉:冶氏爲殺矢,刃長寸、圍寸,鋌十之。

又,刷也。釋名》:摩挲猶抹殺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桑葛切,音薩 —— 散貌。史記・倉公傳》:望之殺然黃。【註】徐廣曰:殺,蘇葛反。正義》曰:蘇亥反。

又,掃滅之也。前漢・谷永傳》:未殺災異。

又,騷殺,下垂貌。張衡〈東京賦〉:飛流蘇之騷殺。

又,《集韻》:私列切,音薛 —— 與𨇨同。蹩𨇨,旋行貌。莊子・馬蹄篇》「蹩躠爲仁」,向崔本作弊殺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所界切,音鎩 —— 降也、減削也。周禮・秋官・象胥》:國新殺禮,凶荒殺禮。禮・大傳》:五世而緦殺同姓也。又,〈禮器〉:禮不同,不豐不殺。又,《正韻》:所賣切,音曬 —— 義同。

又,毛羽敝曰殺。詩・豳風》予羽譙譙〔傳〕:譙譙,殺也。

又,《周禮・天官・瘍醫》:劀殺之劑。【註】殺謂以藥食其惡肉。

又,噍殺,音也。禮・樂記》:其哀心感者,其聲噍以殺。【註】噍則竭而無澤,殺則減而不隆。

又,剪縫也。論語》:非帷裳,必殺之。亦作𧜁

又,韜屍之具,上曰質,下曰殺。儀禮・士喪禮》:䞓殺,掩足。

又,疾也。白居易〈半開花〉詩:西日憑輕照,東風莫殺吹。自註:殺,去聲。

正字通》:今樂府家有元殺、旁殺之別,元人傳奇〈白鶴子〉一殺二殺,卽其遺聲也。俗讀生殺之殺,非。

集韻》或作閷、煞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所例切,音㡜 —— 亦降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式吏切,音試 —— 同「弑」。前漢・高帝紀》:項羽放殺其主。【註】殺,當作弑。又,班固〈西都賦〉:掎僄狡,㧖猛噬;脫角挫脰,徒搏獨殺。【註】殺,亦叶式吏切。

又,叶色櫛切,音瑟。梁肅〈兵箴〉:傳美干戈,易載以律;古之睿知,神武不殺。又,叶式列切,音設。束皙〈近遊賦〉:繫複襦以御冬,脅汗衫以當熱;帽引四角之縫,裙爲數條之殺。殺,一作𧜁
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下 部首:殳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343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3頁,第35

《後漢・吳佑傳》欲殺靑𥳑,以寫經書。〔註〕殺靑者,以火炙𥳑令汗,取其靑,易書,後不蠹,謂之殺靑。

謹照原文後改復。

注解

〔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下,康熙部首是殳部

〔殺〕字拼音是sh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𣏂、殳

〔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ā] ⑴ 使人或動物失去生命⑵ 戰鬥,搏鬥⑶ 消減⑷ 藥物等刺激身體感覺疼痛⑸ 收束⑹ 勒緊,扣緊⑺ 用在動詞後,表示程度深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殺的意思

shāㄕㄚ

基本解释

使人或動物失去生命。~生。~敵。~雞取卵。~一儆百。

戰鬥,搏鬥。~出重圍。

消減。~風景。

藥物等刺激身體感覺疼痛。肥皂水~了眼睛。

收束。~價。~尾。

勒緊,扣緊。~車。

用在動詞後,表示程度深。笑~人。恨~。

详细解释

1.同本義。

kill; slaughter;

殺,戮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武王勝殷殺 紂。 —— 《墨子·三辯》殺氣浸盛。 —— 《呂氏春秋·仲秋》爲殺矢。 —— 《考工記·冶氏》殺其君,虔於乾溪。 —— 《穀梁傳·昭公十三年》殺人以梃與刃,有以異乎? ——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子罕殺 宋君而奪政。 —— 《韓非子·外儲說右下》設酒殺雞作食。 —— 陶潛《桃花源記》然得而腊之以爲餌,可以已大風、攣踠、瘻、癘,去死肌,殺三蟲。 —— 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
殺豬;殺雞;殺戒(佛教指禁止殺生的戒律);殺壞(殺死);殺落(被殺;殺死);殺坯(罵人話。該殺的東西);殺雞扯脖(殺雞扯腿,殺雞抹脖。形容十分情急的樣子);殺人滅口(怕走漏風聲而將人處死)

2.攻殺,激戰。

fight; go into battle;

二將合兵一處,大殺一陣。魏兵方退。 ——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

殺並(廝殺,火併)

3.凋落。

wither;

待到秋來九月八,我花開後百花殺。 —— 黃巢《賦菊》

風勢稍殺;殺斂(萬物凋落斂藏)

4.終止;收束 。

end;

殺住;殺字(書法中草書的收筆);殺收(收束);殺止(截止,停止);殺筆;殺尾

5.抑制,壓抑 。

restrain;

殺內(節制性慾)

6.敗壞;衰敗。

spoil;

爲報年來殺風景,連江夢雨不知春。 —— 蘇軾《次韻林子中春日新堤書事》

殺人威風

7.取出、擠出 。

draw out;

白菜餡要加點鹽殺一殺水

8.棋類術語。指圍死或擊敗對方。亦指對弈 。

check;

殺一盤

9.縛緊,勒緊 。

bind tightly;

殺縛(束縛;約束;訓斥);殺擔(束緊擔子)

10.〈方〉∶刺激。

incite;

汗水流遍了全身,殺痛了脊背,殺痛了臉頰。 —— 王蒙《火之歌》

11.壓低[價格] 。

hammer down;

殺巧(買東西時趁機壓低價格);殺價

名词

獵獲物 bag [衆上獻獵物科]稟王爺,衆將獻殺。——清· 洪昇《長生殿》

形容词

1.死板,不可變動 。

inflexible;

殺定(死規定,硬行規定);殺斷(斷定、定死)

2.[口]∶該死的 [damn it!]。

殺千萬,殺才(不得好死的,該殺的);殺壞(該死的)

3.寒的;陰森的 。

gloomy;

殺節(陰冷肅殺時節)

4.〈方〉∶接近…的 。

next to;

殺黑(天剛黑的時侯)

副词

1.用在謂語後面,表示程度之深。

in the extreme;

白楊多悲風,蕭蕭愁殺人。 —— 《文選·古詩十九首·其十四》孩兒,痛殺我也。 —— 元· 關漢卿《竇娥冤》

將他氣殺也;笑殺人;殺死個(方言。死命地;拼命地)

2.很,甚 very。用在謂語前。

殺毛樹孔(形容極度疼痛恐懼時發出的喊叫);殺狠(狠命)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所八切頁碼94頁,第21

異體𠮁𢼢

殺戮也。从殳𣏂聲。凡殺之屬皆从殺。

鉉注臣鉉等曰:《說文》無𣏂字。相傳云音察。未知所出。

𢿹

𢿹古文殺。

𢽅

異體𢽘𢾈𢼯

𢽅古文殺。

𢁛

𢁛古文殺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色軋反頁碼255頁,第3行,第1

𢁛戮也。從殳杀聲。凡殺之屬,皆從殺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杀,從乂术聲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55頁,第4行,第1

古文殺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255頁,第4行,第2

古文殺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255頁,第4行,第3

古文殺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255頁,第4行,第4

古文殺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255頁,第4行,第5

籒文殺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所八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479頁,第1許惟賢215頁,第2

𢁛戮也。

段注《戈部》曰:戮,殺也。

从殳。杀聲。

段注鉉等曰:《說文》無杀字。相傳音察。按張參曰:杀,古殺字。張說似近是。此如本作术,或加禾爲秫。所八切。十五部。

凡殺之屬皆从殺。

古文殺。

段注按鉉本宋刻無此字。李燾本同。

古文殺。

古文殺。

古文殺。

段注按此葢卽杀字轉寫譌變耳。加殳爲小篆之殺。此類甚多。《古文四聲韵》。𢁛爲崔希裕纂古。𢁛爲《說文》。則夏氏所據《說文》爲善本。正與張參說合。首字下當去從殳從杀。或譌爲杀聲也。

籒文殺。

段注按鉉本宋刻無此字。李燾本同。《類篇》云:史文殺作𢼢。臣光曰:《說文》失收。故《集韵》今不載。然則司馬公所據鉉本無𢼢信矣。今版本依鍇本增之耳。《考工記》閷字,不識何以從閃。今據《殳部》古文役,《殺部》籒文殺,殳皆作殳求之。知殳譌爲閃。頓釋此疑。學者觸類而長之可也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从殳从乂(與刈同)朮聲。

白话解释

杀,屠戮。字形采用“殳”作边旁,“杀”作声旁。所有与杀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杀”作边旁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杀”。, 这是古文写法的“杀”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杀”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有「」字,吳振武以為從戈、從像人之散髮,以戈截取人頭,表示殺戮之意,為「殺」之初文。春秋金文在散髮下添加「人」形,如齊器〈莒叔之仲子平鐘〉作「」,戈形穿過人的頸部,殺戮之義更為明顯。在六書中屬於會意。戰國文字「」與「戈」形分離,秦簡披髮人形形變割裂為「」,「?」獨立為聲符。段注本《說文》古文「」人形上作雙乂;籀文省作單乂,當上承戰國文字,下啟篆文。篆文構形承襲戰國秦文字「」字構形。《說文‧殺部》:「殺,戮也。从殳、?聲。」金文〈蔡太師鼎〉作「」,借為「蔡」字,與《說文》古文「」形近。從殳,表示擊殺之意;從?,表示音讀,兼表截斷之人首。本義指殺戮、處死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作「」。

殺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87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258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205頁
4說文校箋第126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120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427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730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71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621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76頁,第1字
11標注說文第125頁,第9字
12說文注箋第931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3577頁【補遺】第16532頁【後編】第14552頁
14通訓定聲第2757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254頁【崇文】第1013頁
16說文句讀第362頁
17說文新證第231頁,第1字
18章授筆記第139頁,第1字
19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570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325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