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60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55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03頁,第36字
音《唐韻》:他合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託合切,𡘋音沓 —— 水名。《說文》:水,出東郡東武陽入海。《水經注》:濕水,出累頭山。一曰治水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失入切;《正韻》:實執切,𡘋音𥌁 —— 與溼同。《說文》:幽溼也。或作濕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叱入切,音蟄 —— 濕濕,牛呞動耳貌。《詩・小雅》:其耳濕濕。
音又,鄂合切,音𡀾 —— 濕隂,漢侯國名。
音又,席入切,音習 —— 與隰同,坂下溼也。或作濕。
义《通雅》:濕、溼、漯、顯、,以形相借。《集韻》:漯、㶟、濕三字同。水出鴈門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濕水,卽〈禹貢〉、《孟子》濟漯之漯。蓋濕乃漯本字也,後以漯爲濕,又轉以濕爲乾溼之溼。
注解
〔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濕〕字拼音是sh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㬎。
〔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ī] ⑴ 同“溼”。《玉篇•水部》:“濕”,同“溼”。《説文》作“溼”,汉隶多作“濕”,后来通用无别。《易•乾》:“水流濕,火就燥。”孔穎達疏:“水流於地,先就濕處。”唐杜甫《春夜喜雨》:“曉看紅濕處,花重錦官城。”⑵ 〔濕濕〕➊牲畜耳朵摇动貌。《集韻•緝韻》:“濕,濕濕,牛呞動耳皃。”《詩•小雅•無羊》:“爾牛來思,其耳濕濕。”毛傳:“呞而動其耳,濕濕然。”➋浪涛开合貌。《文選•木華〈海賦〉》:“驚浪雷奔,駭水迸集,開合解會,瀼瀼濕濕。”張銃注:“瀼瀼濕濕,開合貌。”㈡ [tà] ⑴ 古水名。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,在今山东省境内。后作“漯”。《説文•水部》:“濕,水。出東郡東武陽,入海。桑欽云:出平原高唐。”鈕樹玉校録:“《玉篇》作‘漯’。”《廣韻•合韻》:“漯,水名,在平原。濕,漯同。”《續漢書•郡國志四》:“平原郡,九城:……高唐,濕水出。”参见“漯”。⑵ 〔濕陰〕➊汉侯国名。《集韻•合韻》:“濕,濕陰,漢侯國名。”按:《漢書•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》“濕陰定侯昆邪,以匈奴昆邪王將衆十萬降侯,萬户”唐顔師古注:“濕,音吐合反。”➋古地名。在山东省济南市北。《續漢書•郡國志四》:“平原郡。九城:……濕陰。”㈢ [xí] ⑴ 同“隰”。低湿的地方。《集韻•緝韻》:“隰,《説文》:‘阪下溼也。’或作濕。”⑵ 同“隰”。古人名用字。《集韻•帖韻》:“隰,闕。人名。《春秋傳》有公子隰。或从水。”《穀梁傳•襄公八年》:“鄭人侵蔡,獲蔡公子濕。”陸德明釋文:“公子濕,本又作‘隰’,又音燮。”按:左氏《春秋•襄公八年》作“公子燮”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湿的意思
湿濕
shīㄕ基本解释
①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,与“干”相对。~度。潮~。~润。~热。~漉漉。
②中医学名词。~气。~邪。~泻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会意兼指事。从水,顯( xiǎn或 jìn)声。本义:潮湿。
2.同本义。
wet; damp; humid;
溼,幽溼也。从水,一所以覆也。覆土而有水,故溼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肾其畏溼。 —— 《素问·五常正大论》。注:“溼,土气也。”必因角干之溼以为之柔。 —— 《考工记·弓人》。注:“溼,犹生也。字多以濕为之。”濕,濕水,也东郡东武阳入海。从水,濕声。 桑钦云,出平原 高唐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按,本指水名,假借为濕。是犹恶湿而居下也。 ——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住近湓江地低湿,黄芦苦竹绕宅生。 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新鬼烦冤旧鬼哭,天阴雨湿声啾啾。 —— 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湿洳(低湿);湿渍渍(湿漉漉);湿风(湿润的风);湿薪(潮湿的柴薪);湿浸浸(湿答答。形容潮湿的样子或给人以潮湿的感觉);湿渌渌(潮湿的样子)
3.迟缓;不通畅。
delayed; impassable;
天寒则腠理闭;气湿不行,水下留于膀胱,则为溺与气。 —— 《灵枢·五癃津液别》力贵突,智贵卒。得之则儵为上,胜之则湿为下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》。高诱注:“湿犹迟久之也。”
动词
◎沾湿,淋湿 wet散入珠帘湿罗幕,孤裘不暖锦衾薄。——唐·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有书生避雨檐下,衣湿袖单,影乃益瘦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他合切頁碼第363頁,第12字續丁孫
𤂽
異體濕
水。出東郡東武陽,入海。从水𣊡聲。桑欽云:出平原高唐。
蔣注《五經文字》:𤂽濕,他帀反,上《說文》,下經典相承隸省,兖州水名,經典相承以爲燥濕之濕,别以漯爲此字,見《夏書》與《釋文》,同與字,義不同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它合反頁碼第880頁,第1行,第1字述
水,出東郡東武陽,入海。從水𣊡聲。桑欽云:出平原高唐。
鍇注臣鍇按:《漢書》:「禹治濕水出東郡東武陽縣,東北至千乘入海,過郡三行千二十里。」𣊡,午合反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它合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142頁,第2字許惟賢第934頁,第1字
濕水。出東郡東武陽。入海。
段注東郡東武陽,二志同。今山東曹州府朝城縣縣東南有東武陽城是也。《前志》東武陽下曰:禹治漯水。東北至千乘入海。過郡三。行千二十里。過郡三者,東郡平原千乘也。《水經》曰:河水,又東北過高唐縣東。注云:河水於縣漯水注之。漯水上承河水於東武陽縣東南,而北逕武陽新城東。又逕東武陽故城南。又北逕陽平縣故城東。又北絶莘道城之西北。又東北逕樂平縣故城東。又北逕𦕼城縣故城西。又東北逕淸河縣故城北。又東北逕文鄉城東南。又東北逕博平縣故城南。又東北逕瑗縣故城西。又東北逕高唐縣故城東。又東北逕濕陰縣故城北。又東北逕著縣故城南。又東北逕崔氏城北。又東逕鄒平縣故城北。又東北逕建信縣故城北。又東北逕千乘縣二城閒。又東北爲馬常坈。亂河枝流而入於海。按此班,許所說故道也。《河渠書》。禹以爲河所從來者高。水湍悍。難以行平地。數爲敗。乃厮二渠以引其河。《漢書・音義》曰:二渠,其一出貝丘西南。南折者也。其一則漯川。出貝丘者,王莽時遂空。唯用漯耳。玉裁謂濕水故瀆,今不可詳。
从水。㬎聲。
段注它合切。七部。按《日部》㬎讀若唫。此濕所以在七部也。漢隷以濕爲燥溼字。乃以漯爲泲濕字。累者,俗絫字。在十六部。於音殊遠隔也。
桑欽云:出平原高唐。
段注平原郡高唐,二志同。今山東濟南府禹城縣西南有高唐故城。《左傳》襄十九年,廿五年,昭十年,哀十年之高唐也。《前志》高唐下曰:桑欽言漯水所出。酈注河水篇云:按竹書,《穆天子傳》兩言濕水。尋其沿歴逕趣。不得近出高唐也。桑氏所言葢津流所出。次於是閒也。玉裁按。桑舉其源之近者耳。今禹城縣濕水已不可詳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或省作□,後誤作漯,故漯水即濕水也。
漢省作□,後人加丨於□,變為漯字。
今形誤為漯(蓋省作漯故)。以形、義相近而借為溼。
濕【塔】《孟子》作「漯」,形誤也。
濕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18頁,第1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912頁,第7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691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469頁,第14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32頁,第19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574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670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337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308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85頁,第15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54頁,第7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793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760頁【補遺】第17631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437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944頁【崇文】第3773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24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448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50頁,第3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1010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