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画

11

ivcq|ivaq

eaiu

vxhr

31112

12画

9

441511541535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6E89

指灌溉。浇灌,洗涤。用于人名喻指学习能力强,能快速接受新事物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74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450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397頁,第19

唐韻》:古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居代切,𡘋音槩。說文》:滌也。詩・檜風》漑之釜鬵:〔箋註〕漑,本又作摡。古愛反。周禮・天官・世婦》:帥女官,而濯摡爲齍盛。【註】摡,拭也。儀禮・少牢饋食禮》:雍人摡鼎匕俎于雍爨,廩人摡甑甗𠤎與敦于廩爨。通作漑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許既切,音餼。博雅》:取也。一曰拭也。或作𢪑

注解

〔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摡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ài、x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既

〔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ài] ⑴ 古同“溉”,洗涤。⑵ 主。 [xì] ⑴ 取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溉的意思

gàiㄍㄞˋ

基本解释

浇灌。灌~。

洗涤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水,既声。本义:灌注。

2.同本义。

irrigate;

溉,灌也。 —— 《广韵》溉,一曰灌注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此渠皆可行舟,有余则用溉。 —— 《汉书·沟洫志》西门豹引 漳水溉 邺,以富 魏之 河内。 —— 《史记·河渠书》一亩之稼,则粪溉者先芽。 —— 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溉田(灌溉田亩);溉汲(汲水浇田);溉浸;溉灌(灌溉);溉沃万顷。

3.洗,洗涤。

cleanse;

挹彼注兹,可以濯溉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泂酌》谁能亨鱼?溉之釜。 —— 《诗·桧风·匪风》器之溉者不写。 —— 《礼记·曲礼上》

溉釜;溉盥(洗涤)

4.通“概”。漆饰酒尊。

painting wine jar;

泂酌彼行潦,挹彼注兹,可以濯溉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泂酌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代切頁碼363頁,第24

異體

漑水。出東海桑瀆覆甑山,東北入海。一曰灌注也。从水旣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苟代反頁碼882頁,第2行,第1

漑水,出東海桑瀆覆甑山,東北入海。從水旣聲。一曰灌注也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漢書》:「漑岀北海郡甑山,東北至都昌入海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154頁,第1許惟賢938頁,第2

漑漑水。出東海桑瀆覆甑山。東北入海。

段注東當作北。瀆當作犢。皆字之誤也。北海郡桑犢,見《前志》。今山東萊州府濰縣有桑犢故城。《水經注》之桑犢亭也。《前志》桑犢下云:覆甑山,漑水所出。東北至都昌入海。今濰縣東南四十里漑源山。卽覆甑山也。《水經注》亦謂之塔山。寰宇記曰:天寶六載勅改爲漑源山。今漑水自漑源山北流至昌邑縣境入海。卽東虞河也。亦曰東丹河。

从水。旣聲。

段注古代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按多借爲濯摡字。

一曰灌注也。

段注此依《韵會》本。注下曰灌也。𣵽下曰漑灌也。《洞簫賦》。迴江流川而漑其山。李注引《說文》漑猶灌也。與今本異。

溉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19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914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692頁
4說文校箋第470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433頁,第11字
6說文今釋第1577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2676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5350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312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85頁,第27字
11標注說文第455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3809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0792頁【補遺】第17636頁
14通訓定聲第2280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948頁【崇文】第3789頁
16說文句讀第1531頁
17章授筆記第449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58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011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