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857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75頁,第3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30頁,第12字
音《集韻》:依倨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依據切,𡘋音𩜈。《說文》:積血也。《楚辭・九辯》:形銷鑠而瘀傷。【註】銷鑠瘀傷,身體燋枯,被病久也。又,揚子《太𤣥經》:八爲疾瘀。【註】瘀,疾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衣虛切,音於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瘀〕字拼音是yū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於。
〔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ū] ⑴ 血液凝滞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瘀的意思
瘀
yūㄩ基本解释
◎血液凝滞。~血。活血化~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同“淤”。凝滞。
silt up;
瘀,积血也。从疒,於声。 —— 《说文》形销铄而瘀伤。 —— 《楚辞·九辩》
瘀血(体内某部位血液瘀滞;凝滞不流通的血);瘀肉(有病变的肌肉)
2.郁积;停滞。
pent-up;
伤寒瘀热在里,身必发黄。 —— 汉· 张仲景《伤寒论》
瘀疾(停滞和急趋);瘀伤(气血郁积成病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依倨切頁碼第246頁,第20字續丁孫
瘀
積血也。从𤕫於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丫遽反頁碼第631頁,第1行,第2字述
積血病。從疒於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依據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395頁,第3字許惟賢第611頁,第3字
積血也。
段注血積於中之病也。《九辯》曰:形銷鑠而瘀傷。
从𤕫。於聲。
段注依據切。五部。
白话解释
瘀,积血。字形采用“疒”作边旁,采用“於”作声旁。
瘀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483頁,第6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616頁,第5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47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10頁,第18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297頁,第11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071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826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3812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576頁,第3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90頁,第25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05頁,第9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509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7618頁【補遺】第17141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558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648頁【崇文】第2589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00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34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729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