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018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43頁,第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03頁,第20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子例切,音霽。《說文》:祭祀也。从示,右手持肉㊟〔「右手持肉」,「右」字《說文》作「以」〕。
义又,《尚書大傳》:祭之言察也。察者,至也,言人事至於神也。
义又,《孝經・士章》〔疏〕:祭者,際也 —— 人神相接,故曰際也。詳見《禮記》〈祭法〉、〈祭統〉、〈祭義〉諸篇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側界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側賣切,𡘋音債 —— 周大夫邑名。
义又,姓。周公子祭伯,其後爲氏。
注解
〔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示部。
〔祭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ì、zhà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、示。
〔祭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牲肉;左边是“又”( 手 );中间象祭桌。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。古人杀牲,一是为自己吃,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,“祭”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,即牲祭。本义是祭祀。
〔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ì] ⑴ 对死者表示追悼、敬意的仪式⑵ 供奉鬼神或祖先⑶ 使用(法宝)㈡ [zhài] ⑴ 姓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祭的意思
祭
1jìㄐㄧˋ基本解释
①对死者表示追悼、敬意的仪式。~奠。~礼。~灵。~典。~扫。
②供奉鬼神或祖先。~祖。~天。~祀。~灶。
③使用(法宝)~起一件法宝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牲肉;左边是“又”(手);中间象祭桌。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。古人杀牲,一是为自己吃,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,“祭”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,即牲祭。本义:祭祀。
2.同本义。
obit; offer a sacrifice;
祭,祀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祭之为言索也。 —— 《说苑·权谋》祭者,荐其时也,荐其敬也,荐其美也,非享味也。 —— 《谷梁传·成公十七年》无牲而祭曰荐,荐而加牲曰祭。 —— 《公羊传·桓公八年》注祭者,所以追养继孝也。 —— 《礼记·祭统》祭于公,不宿肉。祭肉不出三日。 —— 《论语·乡党》以灵鼓鼓社祭。 —— 《周礼·地官》
公祭死难烈士;主祭;陪祭;祭扫(祭祀并扫墓)
3.使用,旧小说中谓用咒语施放神秘武器 。
wield;
祭起一件法宝来
4.另见 zhài。
祭
2zhàiㄓㄞˋ基本解释
◎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姓。
2.另见 jì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子例切頁碼第3頁,第15字續丁孫
祭
祭祀也。从示,以手持肉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此合三字會意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一反切子例反頁碼第31頁,第4行,第1字述
祭祀也。從示,以手持𠕎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子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2頁,第5字許惟賢第5頁,第6字
祭祀也。
段注統言則祭祀不別也。
从示。㠯手持肉。
段注此合三字會意也。子例切。十五部。
白话解释
祭,祭祀。字形采用“示”作边旁,表示用手抓着肉献祭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從又、從肉,綴以數點肉汁下滴之形。從又,表示以手持物之義;從帶肉汁下滴之祭肉,指祭祀供品,會合手持祭肉,致祭先祖,祈求庇佑賜福的意思,六書屬於異文會意;後來為突顯祭祀之義,增添形符「示」,成為從示、(祭)聲的形聲兼會意字。金文繼承這種後期構形,又因「又」、「攴」都與「手」的意思相關,有些金文和簡牘文字,用「攴」替換所從「又」旁,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則從金文構形。《說文‧示部》:「祭,祭祀也。從示,以手持肉。」本義為祭祀,從示、從又、從肉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祭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5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7頁,第6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37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頁,第13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頁,第20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0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9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6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5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頁,第21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2頁,第18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7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65頁【補遺】第16152頁【補編】第14870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674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9頁【崇文】第33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9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4頁,第6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121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17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