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210頁,第1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24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86頁,第25字
音《廣韻》:丑飢切;《集韻》:抽遲切,𡘋音郗。《說文》:細葛也。《書・益稷》:黼黻絺繡。【傳】葛之精者曰絺。《詩・周南》:爲絺爲綌。【疏】煮葛以爲絺綌。《禮・曲禮》:爲天子削瓜者副之,巾以絺。【疏】細葛爲巾。
音又,《正韻》:抽知切,音摛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地名。《左傳・隱十一年》〔註〕:絺在野里縣西南。
义又,姓。《姓氏急就篇》:周有絺邑,以邑爲氏。晉智伯臣有絺疵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展几切 —— 黹,或作絺。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愛日堂藏本: 第526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63頁,第4字
《左傳・隱十一年註》絺在野里縣西南。
謹照原文野里改野王。
注解
〔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絺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hī、zh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希。
〔絺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糸( mì ),希声。本义是细葛布。
〔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ī] ⑴ 细葛布。⑵ 细葛布做的衣服。⑶ 古邑名,中国春秋时的周地,故址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南。⑷ 刺绣。⑸ 喻修饰文词。⑹ 姓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絺的意思
絺
chīㄔ基本解释
①细葛布。
②细葛布做的衣服。
③古邑名,中国春秋时的周地,故址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南。
④刺绣。
⑤喻修饰文词。
⑥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糸( mì ),希声。本义:细葛布。
2.同本义。
fine hemp cloth;
絺,细葛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葛之精者曰絺。 —— 《小尔雅》厥贡盐絺。 —— 《书·禹贡》幂用锡若絺。 —— 《仪礼·大射仪》袗絺络不入公门。 —— 《礼记·曲礼》
絺衣(细葛布衣);絺素(细白葛布);絺葛(葛布);絺纩(葛布与丝绵)。也指细葛布的衣服。如:絺服(葛布制的衣服);絺冕(祭社稷五祀时所穿的礼服)
3.古邑名。春秋时周地。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南[Chī town]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丑脂切頁碼第438頁,第30字續丁孫
絺
細葛也。从糸𢁫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丑脂切頁碼第1039頁,第3行,第1字述
細葛也。從糸希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丑脂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638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48頁,第2字
細葛也。
段注葛者,絺綌艸也。其緝績之一如麻枲。其所成之布,細者曰絺。粗者曰綌。葢艸有不同。如今之葛布有黃艸葛,其粗者也。
从糸。希聲。
段注丑脂切。十五部。
絺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867頁,第8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115頁,第9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830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82頁,第13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520頁,第22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925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3239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6475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774頁,第3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46頁,第12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58頁,第6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599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788頁【補遺】第17927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444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42頁【崇文】第456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01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248頁,第3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15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