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画

14

xonn

vmvfd

zzuf

29119

10画

7

5514312345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7EE7

指连续,接着。取名寓意继承先人的品德与智慧,才干超群,前程无量。连续,接着。寓意目标明确,坚定不移,勤奋上进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49頁,第19

同文書局本: 第941頁,第34

標點整理本: 第904頁,第34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古詣切,音計。說文》:續也。玉篇》:紹繼也。易・繫辭》:繼之者,善也。中庸》:善繼人之志。孟子》:爲可繼也。五經文字》:繼从㡭,反𢇍爲㡭。俗作継,非。

又,《集韻》:吉棄切,音繫 —— 縛也。後漢・李固傳》:羣下繼望。【註】劉攽曰:繼是繼續之義,不可施於此;蓋本是繫字,繫綴天下之望也。〇【按】繼又音繫,訓縛,卽繫之義。劉欲改繼爲繫,非是。

注解

〔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繼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㡭

〔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ì] ⑴ 继续;延续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繼,續也。”《廣韻•霽韻》:“繼,紹繼。俗作繼。”⑵ 继承。《禮記•中庸》:“夫孝者,善繼人之志,善述人之事者也。”⑶ 继承者。《楚辭•天問》:“閔妃匹合,厥身是繼。”⑷ 随后;接着。《孟子•公孫丑下》:“繼而有師命,不可以請。久於齊,非我志也。”⑸ 接济;增益。《論語•雍也》:“君子周急不繼富。”⑹ 系结。《爾雅•釋詁上》:“係,繼也。”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继的意思

ㄐㄧˋ

基本解释

连续,接着。~续。~任。~承。~武(足迹前后相接,喻后人接续前人的事业)。~往开来。前仆后~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同本义(把断了的丝接续上)。

continue; follow;

继,续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。 —— 《易·象传》。注:“谓不绝也。”折琼枝以继佩。 —— 《楚辞·离骚》齐人未尝赂 秦,终继五国迁灭。 —— 宋· 苏洵《六国论》先后相继。 —— 明· 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学即继以问。 —— 清· 刘开《问说》

继继(前后相继,接续不断);继踪(继续前人所做的事);继踵(步履前后相接。指相传不绝);继志(继续前辈的志意)

2.继承。

succeed; inherit;

今夫封建者,继世而理。 —— 柳宗元《封建论》继吾志事。 —— 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九族无可继。 —— 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
继世(儿继承父的地位);继轨(承继祖业);继体(继承王位);继绪(继承祖业;传祚无穷)

3.接济 。

give material or financial help to;

继褰(接济缩减)

4.通过正式合法手续,将别人孩子自愿地代替或作为自己的孩子 。

adopt;

继子

5.随后;跟着。

follow;

宾继主君。 —— 《周礼·司仪》瑜等率轻锐继其后。 —— 《资治通鉴》

继而

6.通“系”。挂,拴缚;系念。

tie up; miss;

言“以”者,见行遂意也。见继重在遂。 —— 《公羊传·宣公元年》何休注

继念(系念);继绊(系绊,束缚牵制);继缠(系缠,纠缠)

名词

1.子孙后代。

offspring;

有无肠之国无继子。 —— 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赵主之子孙侯者,其继有在者乎? —— 《战国策》

2.后援。

backing; reinforcement; backup force;

围之不继。 —— 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詣切頁碼432頁,第24

異體𦇓

繼續也。从糸、㡭。一曰反𢇍爲繼。

附注按:㡭,古繼字,後加意符糸作繼,「反𢇍為繼」當作「反𢇍為㡭」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拍敦从二𢆶(絲)相續,『一』為指事符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古詣切頁碼1027頁,第5行,第2

繼續也。從糸、㡭。一曰反𢇍爲繼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580頁,第2許惟賢1123頁,第2

𦇓

𦇓續也。

段注虞翻注易曰:繼,統也。

从糸𢇍

段注各本篆文作繼。解作从糸㡭。則不可通。今正。此會意字。从糸𢇍者,謂以糸聯其絕也。自傳寫譌亂。倂篆體改之。因又刪㡭篆矣。古詣切。十五部。

𦇓或作㡭。反𢇍爲㡭。

段注大徐無篆文。但有一曰反𢇍爲㡭六字。不可了。小徐本云:或作㡭。反𢇍爲㡭。今依以補一篆文。乃使文從字順矣。反之而成字者,如反巳爲㠯,反人爲匕,反正爲乏是也。小徐本見《韵會》。莊,列皆云得水爲㡭。此篆見古書者惟此。而莊譌作𢇍

白话解释

继,续丝。字形采用“糸、”会义。一种说法认为,将“断”反写就是“继”(繼)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像兩股相聯的絲線截斷又接起來的樣子。金文像兩股絲線分別把斷的地方再接起來。戰國文字像織布機上連接絲縷的樣子。篆文從糸、㡭(ㄐㄧˋ jì)。從「糸」,指絲縷;「㡭」表示連接斷絲。隸書、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繼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54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1095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818頁
4說文校箋第569頁,第21字
5說文考正第512頁,第12字
6說文今釋第1888頁,第6字
7說文約注第3172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34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26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40頁,第12字
11標注說文第546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4501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585頁【補遺】第17898頁
14通訓定聲第2271頁,第1字
15通訓定聲第2271頁,第2字
16說文義證第1121頁【崇文】第4481頁
17說文句讀第1861頁
18說文新證第889頁,第1字
19章授筆記第540頁,第2字
20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152頁,第1字
21古字釋要第1197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