羣

qún ㄑㄩㄣˊ

13画

7

vtkd|vtku

srtq

xmau

17501

13画

7

5113251431112

上下结构

基本区U+7FA3

指同类相聚,引申表示众多、大家、集体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羊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74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952頁,第25

標點整理本: 第916頁,第41

廣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渠云切;《集韻》:衢云切,𡘋音帬。說文》:輩也。玉篇》:朋也。廣韻》:隊也。易・繫辭》:物以羣分。【疏】羣黨共在一處。禮・檀弓》:吾離羣而索居。【註】羣謂同門友也。

又,《詩・小雅》:或羣或友。【傳】獸三爲羣。禮・曲禮》:大夫不掩羣。【疏】羣謂禽獸共聚也。

又,《詩・秦風》:俴駟孔羣。【鄭箋】孔羣,言和調也。

又,緹羣,山名。後漢・五行志》:出吳門,望緹羣。

又,羣羣。李嘉祐詩:荻花寒漫漫,鷗鳥暮羣羣。

又,《韻補》叶逵員切。楊方〈合歡〉詩:不見佳人來,但見飛鳥還;飛鳥亦何樂,夕㝛自作羣。

注解

〔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羊部

〔羣〕字拼音是qú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君、羊

〔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ún] ⑴ 獸畜等動物相聚而成的集體。《詩•小雅•無羊》:“誰謂爾無羊,三百維羣。”⑵ 朋輩。《説文•羊部》:“羣,輩也。”⑶ 事物的種類。《易•繫辭上》:“方以類聚,物以羣分。”⑷ 會合,聯合。《國語•齊語》:“令夫士,羣萃而州處,閒燕則父與父言義,子與子言孝,其事君者言敬,其幼者言弟。”⑸ 集團,社會集體。《廣韻•文韻》:“羣,隊也。”⑹ 和好。《詩•秦風•小戎》:“俴駟孔羣,厹矛鋈錞。”⑺ 隨俗。《楚辭•離騒》:“鷙鳥之不羣兮,自前世而固然。”⑻ 泛指多數。①指人。《禮記•祭法》:“王為羣姓立社,曰大社。”②指事物。《論衡•幸偶》:“獵者張羅,百獸羣擾,或得或失。”⑼ 眾多。《書•舜典》:“輯五瑞,既月,乃日,覲四岳羣牧,班瑞于羣后。”⑽ 親戚。《禮記•三年問》:“因以飾羣,别親疏貴賤之節。”⑾ 地質學名詞。最大的地方性地層單位。範圍不定,通常相當於一個統或一個系,或者比系更大。所包含的岩層,組分不同,而且厚度很大。如⑿ 量詞。用於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。如:一群孩子;一群馬。漢陳琳《為袁紹檄豫州》:“長㦸百萬,胡騎千羣。”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羣的意思

qúnㄑㄩㄣˊ

基本解释

獸畜等動物相聚而成的集體。《詩•小雅•無羊》:“誰謂爾無羊,三百維羣。”

朋輩。《説文•羊部》:“羣,輩也。”

事物的種類。《易•繫辭上》:“方以類聚,物以羣分。”

會合,聯合。《國語•齊語》:“令夫士,羣萃而州處,閒燕則父與父言義,子與子言孝,其事君者言敬,其幼者言弟。”

集團,社會集體。《廣韻•文韻》:“羣,隊也。”

和好。《詩•秦風•小戎》:“俴駟孔羣,厹矛鋈錞。”

隨俗。《楚辭•離騒》:“鷙鳥之不羣兮,自前世而固然。”

泛指多數。①指人。《禮記•祭法》:“王為羣姓立社,曰大社。”②指事物。《論衡•幸偶》:“獵者張羅,百獸羣擾,或得或失。”

眾多。《書•舜典》:“輯五瑞,既月,乃日,覲四岳羣牧,班瑞于羣后。”

親戚。《禮記•三年問》:“因以飾羣,别親疏貴賤之節。”

地質學名詞。最大的地方性地層單位。範圍不定,通常相當於一個統或一個系,或者比系更大。所包含的岩層,組分不同,而且厚度很大。如。南山群;陽新群。

量詞。用於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。如:一群孩子;一群馬。漢陳琳《為袁紹檄豫州》:“長㦸百萬,胡騎千羣。”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渠云切頁碼115頁,第18

異體

羣輩也。从羊君聲。

鉉注臣鉉等曰:羊性好羣,故从羊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七反切具分反頁碼301頁,第6行,第2

羣輩也。從羊君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羊性好羣居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上反切渠云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583頁,第5許惟賢260頁,第10

羣輩也。

段注若軍發車百兩爲輩。此就字之從車言也。朋也,類也,此輩之通訓也。《小雅》。誰謂爾無羊。三百維羣。《犬部》曰:羊爲羣。犬爲獨。引伸爲凡《類聚》之偁。

从羊。君聲。

段注渠云切。十三部。《五經文字》曰:俗作群。

群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27頁,第8字
2陳昌治本第307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241頁
4說文校箋第152頁,第12字
5說文考正第146頁,第17字
6說文今釋第516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889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2082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750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91頁,第20字
11標注說文第149頁,第14字
12說文注箋第1138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4112頁【補遺】第16615頁
14通訓定聲第3141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302頁【崇文】第1205頁
16說文句讀第437頁
17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181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387頁,第1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