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画

2

emn|ewn

bhn

qqd

77210

6画

2

351135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808C

指肌肤、肌理。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31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973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939頁,第6

唐韻》:居夷切;《集韻》:居狋切;《韻會》:居宜切,𡘋音飢。說文》:肉也。玉篇》:肌膚也。正韻》:膚肉。正字通》:人身四支附骨者皆曰肌。釋名》:肌,懻也 —— 膚幕堅懻也。

又,密肌,蟲名。爾雅・釋蟲》:密肌,繼英。【註】未詳。

又,《韻會》或作𩨒列子・黃帝篇》:𩨒骨不䃣。

又,《集韻》:居氣切,音既 —— 體也。

注解

〔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肌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几

〔肌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几声。本义是肌肉。

〔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ī] ⑴ 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,由许多纤维组成(通称“肌肉”)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肌的意思

ㄐㄧ

基本解释

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,由许多纤维组成(通称“肌肉”)~肤。~理。心~。随意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肉,几声。本义:肌肉。

2.同本义(先秦时期,“肌”表示人的肉;“肉”表示禽兽的肉)。

muscle;

肌,肉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度制,肌肤血气之情也。 —— 《春秋繁露》病在肌肤。 —— 《韩非子·喻老》乃割皮解肌,诀脉结筋。 —— 《史记·扁鹊列传》

肌肥骨重(形容身躯壮实魁悟);肌肌(肌肉强直的样子);肌肪(肌肤);肌革(肌肤,皮肉);肌骨(肌肉与骨骼)

3.引申指皮肤。

skin;

肌理细腻骨肉匀。 —— 杜甫《丽人行》一肌一容。 —— 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肌肤之所浸渍。 —— 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肌衄(皮肤出血)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居夷切頁碼129頁,第15

肌肉也。从𠕎几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斤離反頁碼333頁,第6行,第1

肌肉也。從肉几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居夷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667頁,第4許惟賢298頁,第1

肌肉也。从肉。几聲。

段注居夷切。十五部。

白话解释

肌,脂肪与骨头之间有弹性的肉。字形采用“肉(月)”作边旁,采用“几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肉、几聲。從「肉」,指與人或動物有關;「几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肌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56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341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267頁
4說文校箋第169頁,第19字
5說文考正第161頁,第19字
6說文今釋第574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994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2335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835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02頁,第14字
11標注說文第166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1293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4457頁
14通訓定聲第2264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340頁【崇文】第1357頁
16說文句讀第499頁
17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414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425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