虢

guó ㄍㄨㄛˊ

15画

9

efhm|efhw

biypn

pvdi

21317

15画

9

344312421531535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8662

基本字义 ● 虢 guó ㄍㄨㄛˊ  1.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:东~(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)。西~(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,后迁到今河南省陕县东南)。  2. 姓。中国周代诸侯国名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虍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75頁,第15

同文書局本: 第1075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1048頁,第15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古伯切;《集韻》:郭獲切,𡘋𧭣說文》:虎所攫畫明文也。

又,國名。廣韻》:周封虢仲于西虢,秦屬三川郡,唐武德中爲虢州。左傳・隱元年》:虢叔。【註】虢國,今滎陽縣。應劭曰:今虢亭是也。又,〈昭七年〉:齊侯次于虢。【註】虢,燕境。

又,姓。左傳》:晉大夫虢射。高誘《戰國策》〔註〕:虢卽古郭氏。

六書正譌》:俗作,非。

注解

〔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虍部

〔虢〕字拼音是gu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寽、虎

〔虢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虎,寽( lǚ )声。本义是虎所抓画之迹。

〔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uó] ⑴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⑵ 姓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虢的意思

guóㄍㄨㄛˊ

基本解释

中国周代诸侯国名。东~(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)。西~(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,后迁到今河南省陕县东南)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虎,寽( lǚ )声。本义:虎所抓画之迹。

2.同本义。

clawed print;

虢,虎所攫画明文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
3.周代国名。有东、西、南、北四虢。

Guo state;

4.东虢。周文王弟虢叔所封之地,在今河南省荥阳,公元前767年为郑所灭。

5.西虢,周文王弟虢仲的封地,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,公元前665年为秦所灭。

6.南虢,周平王东迁,西虢徙于上阳,称南虢,春秋时灭于晋。

7.北虢。虢仲后代的封地,在今山西省平陆县。

谚所谓“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”者,其虞虢之谓也。 —— 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

8.唐代州名 Guo prefecture。地在今河南省灵宝县。

形容词

猛烈;暴烈 violent设以虢猛绝伦之将,而遇快枪精炮,不能不殒于飞铅之下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枪炮说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古伯切頁碼156頁,第15

虢虎所攫畫明文也。从虎寽聲。
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虢為虎攫,無他證,當為鞹之古文,去毛皮也。」按:金文像兩手上下張革之形。從虎,像張口露齒,有頭及足尾的皮革,會意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金文从爪攴虎會意,而以搏擊猛獸為本義,因為虢多作國名用,於是另造挌字來表示搏擊猛獸之義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古獲反頁碼396頁,第4行,第1

虢虎所攫畫明文也。從虎寽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古伯切古音第五部頁碼842頁,第1許惟賢373頁,第6

虢虎所攫畫明文也。

段注攫者㕚所扟也。畫者㕚所劃。故有明文也。虢字本義久廢。罕有用者。

从虎寽。

段注各本衍聲字。今正。寽在十五部。虢在五部。非聲也。《𠬪部》曰:寽,五指寽也。虎所攫畫。故从虎寽會意。今音古伯切

虢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10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408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317頁
4說文校箋第202頁,第12字
5說文考正第194頁,第13字
6說文今釋第691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1216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275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015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24頁,第12字
11標注說文第200頁,第13字
12說文注箋第1603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5201頁【補遺】第16767頁
14通訓定聲第1825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416頁【崇文】第1661頁
16說文句讀第618頁
17說文新證第410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157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498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