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75頁,第1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16頁,第3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92頁,第16字
音《集韻》:上主切,音豎。《廣韻》:敝衣襦也。《玉篇》:豎所衣布,長襦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襜褕,自關而西,其短者謂之裋褕。《史記・秦本紀》:寒者利裋褐。《前漢・貢禹傳》:妻子糠豆不贍,裋褐不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殊遇切,音樹。覩緩切,音短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或作𧞫。
注解
〔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。
〔裋〕字拼音是s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豆。
〔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ù] ⑴ 粗布衣服:“大寒者利~褐。”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裋的意思
裋
shùㄕㄨˋ基本解释
◎粗布衣服:“大寒者利~褐。”
详细解释
名词
1.古时童仆所穿的粗布衣服。
cotton clothes of a boy servant;
裋,竖使布长襦。 —— 《说文》襜裋,其短者谓之裋褕《方言四》夫寒者利裋褐。 ——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朕衣则裋褐。 —— 《列子·力命》
2.也泛指粗布衣服。
夫寒者利裋褐,而饥者甘糟糠。 —— 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裋褐(粗陋布衣。古代多为贫贱者所服);裋褐(古代仆役所穿的短衣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常句切頁碼第274頁,第14字續丁孫
裋
豎使布長襦。从衣豆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韶乳反頁碼第703頁,第1行,第1字述
豎使布長襦。從衣豆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豎,通内外者。《禮》曰:『内豎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常句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584頁,第5字許惟賢第694頁,第8字
豎使布長襦。
段注豎與裋㬪韵。豎使謂僮豎也。《淮南》高注曰:豎,小使也。顏注《貢禹傳》曰:裋褐謂僮豎所著布長襦也。《方言》曰:襜褕,其短者謂之裋褕。韋昭注《王命論》云:裋謂短襦也。本《方言》。
从衣。豆聲。
段注常句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裋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540頁,第9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691頁,第1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525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52頁,第16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33頁,第6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202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058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210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776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14頁,第25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44頁,第13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854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8461頁【補遺】第17265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392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725頁【崇文】第289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132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614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806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