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737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44頁,第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18頁,第25字
音《唐韻》:畢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壁吉切,𡘋音必。《說文》:羌人所吹角屠觱,以驚馬也。【徐曰】今之觱栗,其聲然也。俗作篳篥。
义又,觱發,風寒也。《詩・豳風》一之日觱發,《說文》作畢發。
义又,觱沸,泉湧出貌。《詩・小雅》:觱沸檻泉。《玉篇》或作滭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王勿切,音䬑 —— 亦羌人吹角。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上 部首:角部
愛日堂藏本: 第664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70頁,第7字
《詩・豳風》一之日觱發。《說文》作畢發。
謹照原文畢發改滭冹。
注解
〔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角部。
〔觱〕字拼音是b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咸、角。
〔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ì] ⑴ 〔~篥〕古代管乐器,形似喇叭,用竹做管,用芦苇做嘴,亦作“觱栗”。⑵ 〔~发〕风寒冷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觱的意思
觱
bìㄅㄧˋ基本解释
①〔~篥〕古代管乐器,形似喇叭,用竹做管,用芦苇做嘴,亦作“觱栗”。
②〔~发〕风寒冷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卑吉切頁碼第139頁,第25字續丁孫
𧥑
異體𧥀、觱
羌人所吹角屠𧥑,以驚馬也。从𧢲𢨋聲。𢨋,古文誖字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『古』當為『籀』,《言部》云籀文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𤰞聿反頁碼第359頁,第5行,第1字述
羌人所吹角屠𧥑以驚馬也。從角、𢨋。𢨋古文誖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之觱栗觱栗,其聲然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卑吉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750頁,第2字許惟賢第333頁,第5字
羌人所龡角屠𧥑。
段注句。
㠯驚馬也。
段注羌人,西戎也。屠𧥑,羌人所吹器名。以角爲之。以驚中國馬。後乃以竹爲管。以蘆爲首。謂之觱篥。亦曰篳篥。唐以編入樂部。徐廣車服儀制曰角者前世書記不載。或云本出羌胡。以驚中國之馬也。按《仌部》㓖冹。今詩作觱發。《水部》畢沸。今詩作觱沸。皆假借字也。
从角。𢨋聲。
段注卑吉切。按𢨋聲古音在十五部。
𢨋,古文誖字。
段注古當爲籒。《言部》云籒文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𧥑【必】。
觱發,疊韻連語。
𧥑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278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372頁,第2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287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185頁,第11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174頁,第17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627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103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2552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916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11頁,第21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82頁,第6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1441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4783頁【補遺】第16701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727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374頁【崇文】第1493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555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191頁,第3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625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457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