託

tuō ㄊㄨㄛ

10画

3

ytan

yrhp

smhd

02614

10画

3

4111251315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8A17

指用手掌托起物体,取名意为寄放、依赖。见“讬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48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149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1123頁,第13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他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闥各切,𡘋音拓。說文》:寄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凡寄爲託。玉篇》:憑依也。增韻》:委也、信任也。榖梁傳・定元年》:夫請者,非可詒託而往也。【范註】詒託,猶假寄。禮・檀弓》:久矣,予之不託於音也。【鄭註】寄也。前漢・賈山傳》:聚廬而託處。唐書・李勣傳》:勣既忠力,帝謂可託大事。說苑・善說篇》:上士可以託色,中士可以託辭,下士可以託財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寓言也。後漢・姜肱傳》:託以他辭,終不言盜。

又,州名。唐書・地理志》:隴右道有託州。

又,南詔官名。唐書・南蠻傳》:乞託主馬,祿託主牛,巨託主倉廩。

又,《韻會》或作侂。說文》:《論語》可以侂六尺之孤。今文作託。宋韓侂胄名取此。

又,或作寓。禮・郊特牲》:諸侯不臣寓公。【註】寓,寄也。或爲託。

又,《集韻》:陟嫁切,音吒 —— 誇也。

注解

〔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託〕字拼音是tu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乇

〔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uō] ⑴ 寄,暂放⑵ 請求、幫助⑶ 借故推諉躲避⑷ 依賴⑸ 委任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託的意思

tuōㄊㄨㄛ

基本解释

寄,暂放。~身,~售。~兒所。

請求、幫助。請~。懇~。

借故推諉躲避。推~。假~。

依賴。~福。~庇。

委任。~付。委~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他各切頁碼71頁,第29

託寄也。从言乇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他作反頁碼202頁,第3行,第1

託寄也。從言乇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他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377頁,第1許惟賢169頁,第7

託寄也。

段注與《人部》侂音義皆同。

从言。乇聲。

段注他各切。五部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從言、乇聲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。「託」的本義為寄託、委任、請求他人協助,這些動作都要用言語,因此從「言」表義;從「乇」聲不兼義。依《說文》,「乇」的本義為「艸葉」,此義與「託」無關,因此「託」從「乇」聲不兼義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託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42頁,第15字
2陳昌治本第203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163頁
4說文校箋第97頁,第16字
5說文考正第92頁,第4字
6說文今釋第322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563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31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481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58頁,第23字
11標注說文第98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735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3001頁【補遺】第16441頁
14通訓定聲第1845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201頁【崇文】第801頁
16說文句讀第280頁
17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44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260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