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豕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860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94頁,第2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70頁,第38字
音《唐韻》:徒䰟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徒渾切;《正韻》:徒孫切,𡘋音屯。《說文》:小豕也。《小爾雅》:豬子曰豚。《易・中孚》:豚魚吉。【孔疏】:豚,獸之微賤者。《禮・曲禮》:凡祭宗廟之禮,豚曰腯肥。《周禮・天官・庖人》:春行羔豚,膳膏香。
义又,地名。《左傳・定六年》:公侵鄭,往不假道于衞。及還,陽虎使季孟舍于豚澤,衞侯使彌子瑕追之。
义又,水名。《字彙補》:豚水,在牂柯郡。
义又,姓。《印藪》有豚少公,漢人。
义又,河豚,魚名。與魨同。《博雅》:鯸,魨也。背靑,腹白,觸物卽怒,其肝殺人。【註】正今人名爲河豚者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或作㹠。《莊子・德充符》:適見㹠子食于其死母者。《晉書・謝混傳》:每得一㹠,以爲珍膳。【音義】㹠,卽豚字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通作肫。《晉書・王濟傳》:蒸肫甚美。
义又,書作𧱸。《石鼓文》:射其𧱸蜀。《釋文》作豚。
义又,書作肩。《石鼓文》:又體如肩。《釋文》作豚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杜本切;《正韻》:徒本切,𡘋屯上聲。行曳踵也。《禮・玉藻》:圈豚行,不舉足。【註】豚性散,圈之則聚,而回旋于其中。圈,豚𡘋上聲。
音又,《集韻》或作腯。《禮・曲禮》:豚曰腯肥。【釋文】腯亦作豚。
音又,《韻會小補》:徒困切,屯去聲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字彙補》:都昆切,音墩 —— 土豚,土墩也。〈魏志・蔣濟傳〉:豫作土豚,遏絕湖水。
音又,叶徒丁切,音庭。李尤〈席銘〉:施席接賔,士無過賢;値時所有,何必羊豚。賢音𠛬。
义《說文》:从彖省,象形;从又持肉,以給祠祀。篆文从肉豕作豚,《玉篇》作𧱔,《類篇》作𦜼,《集韻》作𠭣,亦作𧱔,或作豘、𨔵。
注解
〔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豕部。
〔豚〕字拼音是tú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豕。
〔豚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小篆作字形从彖省。彖( shǐ ),猪。从手( 又 )持肉,用于祭祀。本义是小猪,猪。
〔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ún] ⑴ 〔~鼠〕哺乳动物,亦称“荷兰猪”、“天竺鼠”。⑵ 小猪,亦泛指猪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豚的意思
豚
túnㄊㄨㄣˊ基本解释
①〔~鼠〕哺乳动物,亦称“荷兰猪”、“天竺鼠”。
②小猪,亦泛指猪。~肩。~蹄。~儿(谦称自己的儿子)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会意。小篆作字形从彖省。彖( shǐ ),猪。从手(又)持肉,用于祭祀。本义:小猪,猪。
2.同本义。
suckling pig;
豚,小豕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猪其子谓之豚。 —— 《方言八》豚鱼吉。 —— 《易·中孚》豚曰腯肥。 —— 《礼记·曲礼》鸡豚狗彘之畜。 ——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郑县人卖豚,人问其价。 ——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阳货欲见 孔子, 孔子不见,归 孔子豚。 —— 《论语·阳货》
豚子(谦称自己的儿子);豚犬(猪与狗);豚鱼(豚和鱼。泛指无知的动物);豚犊(愚蠢如猪的小孩)
3.泛指猪 。
pig;
豚肩;豚蹄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徒魂切頁碼第317頁,第2字續丁孫
𢄉
異體𧱯、𧱮
小豕也。从彖省,象形。从又持肉,以給祠祀。凡豚之屬皆从豚。
豚
異體𧱔
篆文从𠕎、豕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从篆文作豚。」按:甲骨文從豕、從肉,金文增「又」。《說文》正篆與金文同,小篆省作「豚」,與甲文同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徒昆反頁碼第785頁,第5行,第1字述
小豕也。從㣇省,象形。從又持肉,以給祠祀也。凡豚之屬,皆從豚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禮》豚曰腯肥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785頁,第6行,第1字述
篆文從肉、豕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徒䰟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825頁,第1字許惟賢第797頁,第9字
小豕也。
段注《方言》。豬,其子或謂之豚。或謂之豯。
从古文豕。
段注各本作从㣇省象形五字。非也。今正。
从又持肉。以給祠祀也。
段注凡祭宗廟之禮。豕曰剛鬛。豚曰腯肥。又,手也。徒䰟切。十三部。
凡𢄉之屬皆从𢄉。
段注各本𢄉作豚。誤。今正。
篆文从肉豕。
段注上古文。此小篆也。亦以上附二之例。不入豚於《豕部》附以古文𢄉者,以有从𢄉之𧲝則不得不立《此部》首也。《爾雅音義》曰:籒文作豚。《玉篇》亦曰:豚者,籒文。皆誤。恐學者惑焉。故箸於此。
白话解释
豚,小猪。字形采用省略了“口”的“彖”作边旁,象形。采用“又”作边旁,像一手持肉,以便祭祀。所有与豚相关的字,都采用 “豚”作边旁。豚,篆文字形采用“肉、豕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左像肉,右像豬,組成豬肉的樣子。金文加一隻手在右邊,表示是可以徒手抓的豬。戰國文字一個從金文來;一個左從「肉」,右從「豕」。《說文》所錄古文從金文、戰國文字來;篆文從肉、豕。表示豬肉可供祭祀。隸書從肉、彖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豚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626頁,第5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790頁,第4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604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405頁,第11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79頁,第6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367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329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695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018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47頁,第17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92頁,第13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254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9475頁【補遺】第17437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3197頁,第4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820頁【崇文】第327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303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737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410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906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