踝

huái ㄏㄨㄞˊ

15画

8

khjs

rmwd

jikf

66194

15画

8

251212125111234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8E1D

脚踝,踝骨。用于人名多形容遇事沉稳,脚踏实地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937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228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1207頁,第27

廣韻》:胡瓦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戸瓦切,𡘋音跨。說文》:足踝也。釋名》:踝,踊也。居足兩旁,磽确然也,亦因其形踝踝然也。急就篇》〔註〕:踝,足之外也。禮・深衣》:負繩及踝以應直。【註】踝,跟也。

又,《釋名》:踝踝,單獨之言也。

又,《釋名》:踝,确堅貌也。

注解

〔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

〔踝〕字拼音是huá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果

〔踝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足,果声。本义是小腿与脚之间左右两侧突起部分。

〔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ái] ⑴ 〔~骨〕脚腕两旁凸起的部分。亦称“踝子骨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踝的意思

huáiㄏㄨㄞˊ

基本解释

〔~骨〕脚腕两旁凸起的部分。亦称“踝子骨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足,果声。本义:小腿与脚之间左右两侧突起部分。

2.同本义 ankle; malleolus,在足和小腿之间的关节,相当于前臂腕关节,马的跗关节,在人类构成屈戌关节,位于上方的胫、腓骨和下方的距骨间。

踝,足踝也。从足,果声。谓足左右隆然圆起者。 —— 《说文》

内踝;外踝;踝胫(踝骨与胫骨);踝拐(方言。踝骨);踝子骨(方言。踝骨。内踝和外踝的统称)

3.脚跟。

heel;

负绳及踝以应直。 —— 《礼记·深衣》。注:“跟也。”

负绳及踝(将绳带系于脚跟)

4.脚 。

foot;

削踝(古代砍去双脚的刑罚)

动词

1.通“剐”。割 。

cut;

踝舌(割去舌头);踝草(割草)

2.用同“裸” 。

bare;

踝蹄婆(对妓女的贬称。踝,用同“裸”);踝体(裸体)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胡瓦切頁碼60頁,第10

踝足踝也。从足果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戶把反頁碼173頁,第1行,第1

踝足踝。從足果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胡瓦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321頁,第7許惟賢144頁,第7

踝足踝也。

段注《釋名》曰:踝,确也。居足兩旁磽确然也。按踝者,人足左右骨隆然圜者也。在外者謂之外踝。在內謂之內踝。《丮部》曰:𢦚,擊踝也。

从足。果聲。

段注胡瓦切。十七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踝确【古怪】=軱确。《莊子》:「技經肯綮之未嘗,而泥大軱平」。[一]

腳孤拐當作腳軱踝。《莊子》:「技經肯綮之未嘗,而況大軱乎」,軱即踝也(?)。

軱确即踝确。《莊子》:「技經肯棨(或作綮)之未嘗,而況大軱乎」,軱即踝也。[一]《莊子•養生主》:「而況大軱乎」,郭象注:「軱戾大且骨也」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足」、「果」二字構成。從足,示足之部位之義。從果,聲符,注明音讀。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踝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18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173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142頁
4說文校箋第83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78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268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463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1141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405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48頁,第8字
11標注說文第83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623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2707頁【補遺】第16390頁
14通訓定聲第1919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73頁【崇文】第689頁
16說文句讀第236頁
17章授筆記第94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579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224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