逋

ㄅㄨ

14画

7

gehp|spi

yijb

fbw

33302

10画

7

1251124454

半包围结构

基本区U+900B

逃亡,逃跑。有歧义,谨慎使用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11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1257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1241頁,第7

唐韻》:博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奔謨切,𡘋音哺。說文》:亡也。書・大誥》:于伐殷逋播臣。【註】逋亡播遷之臣也。易・訟卦》:歸而逋,其邑人三百戸〔歸而逋,其邑人三百戸,無眚〕。象曰:不克訟,歸逋𥨥也。左傳・文六年》:趙宣子爲政,董逋逃。【註】督𥨥逃有罪之人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懸也。正韻》:欠也。凡欠負官物亡匿不還,皆謂之逋。前漢・昭帝紀》: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,皆勿收。後漢・光武紀》:爲舂陵侯家訟逋租。又,〈段熲傳〉:洗雪百年之逋負。

注解

〔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逋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甫

〔逋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甫声。逋的原始意义是奴隶逃亡。本义是逃亡,逃跑。

〔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ū] ⑴ 逃亡⑵ 拖欠⑶ 拖延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逋的意思

ㄅㄨ

基本解释

逃亡。~逃。~迁。~荡。

拖欠。~负。~租。~债。

拖延。~留(逗留)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甫声。逋的原始意义是奴隶逃亡。本义:逃亡,逃跑。

2.同本义。

abscond; flee;

逋,亡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,是崇是长。 —— 《书·牧誓》于伐殷逋播臣。 —— 《书·大诰》为天下逋逃主。 —— 《书·武臣》六年其逋。 —— 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狼失声而逋。 —— 明· 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
逋臣(逃亡的大臣);逋逃薮(逃亡的罪犯或流亡者聚集的地方);逋客(逃亡的人;避世的人)

3.拖欠,欠税。

be behind in payment;

逋租宿债勿复收。 —— 沈约《宋书》

逋债(拖延付债);逋租(拖欠租税)

4.懈怠;拖延。

slack; delay;

久逋王命。 —— 房玄龄《晋书·蔡谟传》

逋壅(拖延积压);逋慢(怠慢不敬;不遵法令)

名词

逃亡者 fugitive 可以怀远,可以柔逋。——《晋书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博孤切頁碼54頁,第19

逋亡也。从辵甫聲。

𨕝

𨕝籒文逋从捕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不吾反頁碼157頁,第5行,第1

𨕝亡也。從辵甫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57頁,第5行,第2

籒文逋從捕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博孤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93頁,第5許惟賢131頁,第6

𨕝亡也。

段注《亡部》曰:亡,逃也。訟九二曰:歸而逋。

从辵。甫聲。

段注博孤切。五部。

籒文逋。从捕。

段注亦形聲。

逋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04頁,第12字
2陳昌治本第155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130頁
4說文校箋第74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68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235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417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103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358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42頁,第26字
11標注說文第74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562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2538頁【補遺】第16366頁
14通訓定聲第1602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58頁【崇文】第629頁
16說文句讀第213頁
17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422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196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