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020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61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45頁,第9字
音《唐韻》:以周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夷周切;《正韻》:于求切,𡘋音猷。《玉篇》:遨遊也。《書・大禹謨》:罔遊于逸。《詩・邶風》:以遨以遊。《禮・學記》:息焉遊焉。【註】遊謂無事閒暇,總在于學也。
义又,友也、交遊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交遊稱其信也。《戰國策》:士未有爲君盡遊者。【註】遊,猶友也。言不盡于交遊之道。
音又,叶延知切,音移。班彪〈閒居賦〉:望常山之峩峩,登北岳以高遊;嘉孝武之乾乾,親釋躬于伯姫。
音又,叶羊諸切,音余。《黃庭經》:五靈夜燭煥入區,子存內皇與我遊。
注解
〔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遊〕字拼音是yóu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斿。
〔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óu] ⑴ 遨遊;游覽⑵ 求學;就學。~於聖人之門。⑶ 旅行⑷ 說服⑸ 交往;結交⑹ 求仕;做官。⑺ 行走⑻ 閒逛⑼ 運轉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遊的意思
遊游
yóuㄧㄡˊ基本解释
①遨遊;游覽。夜~。
②求學;就學。~於聖人之門。
③旅行。父母在,不~遊。
④說服。~說。
⑤交往;結交。~遊。
⑥求仕;做官。
⑦行走。~行。
⑧閒逛。~蕩。
⑨運轉。~目。~刃有餘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◎虛浮不實 。
groundless;
遊嘴(遊花。油腔滑調,善於狡辯);遊文(浮泛的文字);遊言(浮誇不實的言論);遊財(浮財);遊詞(浮誇輕薄的言辭);遊滑(油滑);遊語(戲謔的、挑逗的言辭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以周切頁碼第220頁,第8字續丁孫
游
旌旗之流也。从㫃汓聲。
𨒰
異體𨓎
古文游。
附注商承祚《殷虛文字》:「从子執旗,全為象形。从水者,後來所加,于是變象形為形聲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延秋反頁碼第561頁,第4行,第1字述
旌旗斿也。從㫃汓聲。汓,古文泅。
鍇注臣鍇曰:「旌旗邊所綴也。《爾雅》曰:『練斿九。』《春秋公羊》曰:『若贅斿。』又敖斿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561頁,第5行,第1字述
古文。
鍇注臣鍇曰:「,古文子字,葢從古文汓省,此正敖游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以周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242頁,第4字許惟賢第545頁,第8字
旌旗之流也。
段注流宋刊本皆同。《集韵》、《類篇》乃作旒。俗字耳。旗之游如水之流。故得偁流也。大常十有二游。旂九游。旟七游。旗六游。旐四游。《周禮》。王建大常。十有二游。上公建旂。九游。侯伯七游。子男五游。孤卿建旜。大夫士建物。其游各視其命之數。《禮緯》含文嘉云:天子之旗九仞十二旒曳地。諸侯七仞九旒齊軫。卿大夫五仞七旒齊較。士三仞五旒齊首。皆不言其命數。未可信。旗之正幅爲縿。游則屬焉。節服氏。六人維王之大常。注。王旌十二旒。㒳㒳以縷綴連。旁三人持之。然則旗之制。游屬於㒳旁。十二游者,一旁六游。九游,則㒳旁一四一五。巳下可知也。曳地,齊軫皆謂游。其正幅之長。《爾雅》曰:旐長㝷。餘未聞。游亦曰旓。楊雄賦有此字。《大人賦》作髾游。《周禮》省作斿。引伸爲凡垂流之偁。如《弁師》說冕弁之斿是。又引伸爲出游,嬉游。俗作遊。
从㫃。汓聲。
段注以周切。三部。此字省作斿。俗作旒。《集韵》云:斿亦作㫍。按此說必有據。上文㫍篆與此同義。而居非其次。當移此下。正之曰:游或作㫍。
𨒰,古文游。
段注从辵者,流行之義也。从㜽者,汓省聲也。俗作遊者,合二篆爲一字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冕游今當作瑬。因旗之飄蕩乃假為遨。
旌旗飄荡也,引申為敖游。冕游=瑬。
冕游當作瑬。因旗之飄蕩乃引申作敖游字。
白话解释
游,旌旗末端的旖旎流苏。字形采用“”作边旁,采用“汓”作声旁。,是古文写法的“游”。
字形解说
甲文作斿,像子執旗之形,乃為游之初文。金文作、戰國文字作及篆文之字形皆係從水、斿聲,惟金文所從旗幟之略有形變。從水,表示像水一般流動;斿聲,表示音讀,也表示旗幟下緣的垂飾的意思,是斿的後起字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金文作、戰國文字作者,乃斿之形變,《說文》古文作,則係斿之訛變。隸變作、,楷定作游。
游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433頁,第5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558頁,第4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428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280頁,第5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268頁,第10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966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660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3559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426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71頁,第10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276頁,第9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245頁,第3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6918頁【補遺】第17031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027頁,第3字 |
15 | 通訓定聲 | 第1028頁,第2字 |
16 | 說文義證 | 第585頁【崇文】第2337頁 |
17 | 說文句讀 | 第894頁 |
18 | 章授筆記 | 第287頁,第4字 |
19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465頁,第4字 |
20 | 古字釋要 | 第665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