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040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69頁,第3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56頁,第8字
音《唐韻》:兵永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補永切,𡘋音丙。《說文》:宋下邑,在泰山。
义又,鄭地。《榖梁傳・隱八年》:鄭伯使宛來歸邴。邴者何,鄭湯沐之邑也。
义又,姓。《左傳・成二年》:邴夏御齊侯。通作丙。《前漢・宣帝紀》:邴吉,或作丙吉。
义又,和適貌。《莊子・大宗師》:邴邴乎其似喜乎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陂病切,音柄。《廣韻》:邑名。
义又,姓。《左傳・哀十一年》:邴洩爲右。
注解
〔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邴〕字拼音是bǐ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丙、⻏。
〔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ǐng] ⑴ 古地名,在中国今山东省费县。⑵ 姓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邴的意思
邴
bǐngㄅㄧㄥˇ基本解释
①古地名,在中国今山东省费县。
②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春秋郑祀泰山之邑 Bing town。故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东约三十七里处。
2.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兵永切頁碼第210頁,第22字續丁孫
邴
宋下邑。从邑丙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布定反頁碼第540頁,第2行,第1字述
宋下邑。從邑丙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按:齊有邴意茲。《公羊傳》以魯祊田作邴字。郭璞注《穆天子傳》亦同,許愼所不取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兵永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176頁,第4字許惟賢第517頁,第7字
宋下邑。
段注下邑猶言小邑。《左傳》邴歜,邴意茲,邴泄,邴夏皆非宋人。《公羊》隱八年歸邴,入邴,九年會齊矦于邴皆非宋地。十年取防。防者,宋地。疑當作邴。
从邑。丙聲。
段注兵永切。古音在十部。
邴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415頁,第10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535頁,第3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41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267頁,第20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258頁,第9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926頁,第5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602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3451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369頁,第3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64頁,第10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265頁,第8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139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6673頁【補遺】第16993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3686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563頁【崇文】第2249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856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329頁,第3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641頁,第1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