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209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42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31頁,第17字
音《唐韻》:昌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齒善切,𡘋音幝。《說文》:開也。《增韻》:闢也。《後漢・班固傳》:厥有氏號,紹天闡繹者。【註】闡,開也。
义又,《增韻》:顯也。《玉篇》:明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夫易彰往而察來,而微顯闡幽。【註】闡,明也。《書・大禹謨》舞干羽于兩階〔傳〕:修闡文敎,舞文舞于賓主階閒。《春秋左傳》杜序:其微顯闡幽,裁成義類者,皆據舊例而發義,指行事以正褒貶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次六幽闡積。【註】六爲水,稱幽,施祿及下,故闡積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大也。《易・豐卦》〔註〕:闡者,弘廣之言。凡物之大,具有二種,一者自然之大,一者由人之闡弘使大。《書・君陳》爾惟弘周公丕訓〔傳〕:汝爲政,當闡大周公之大訓。
义又,廣也。《史記・秦始皇紀》:闡幷天下。【又】禪梁父〔註〕:禪,闡廣地土也。
义又,地名。《左傳・哀八年》:夏齊人取讙及闡。【註】闡在東平劉縣北。《後漢・郡國志》:益州越巂郡闡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稱延切,音燀。陸雲〈陸府君誄〉:瑰光既耀,靈寶未闡;弗慮皇圖,銜恨殂遷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稱人切,音瞋。𨻰琳〈悼龜賦〉:探頤索隱,無幽不闡;下方太祗,上配淸純。
注解
〔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門部。
〔闡〕字拼音是chǎ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門、單。
〔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ǎn] ⑴ 见“阐”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闡的意思
闡阐
chǎnㄔㄢˇ基本解释
◎见“阐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昌善切頁碼第397頁,第7字續丁孫
闡
開也。从門單聲。《易》曰:「闡幽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昌善反頁碼第955頁,第5行,第1字述
開也。從門單聲。《易》曰:「闡幽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昌善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352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22頁,第7字
開也。从門。單聲。
段注昌善切。十四部。
易曰:闡幽。
段注《𣪠辭傳》文。
白话解释
阐,打开。字形采用“门”作边旁,采用“单”作声旁。《易经》上说:“开启幽隐的世界。”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門」、「單」二字構成。從門,示開啟之義。從單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單,旃的初文,引申有指揮行動之義。會二字得開啟之義。隸書、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闡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83頁,第6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997頁,第3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75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18頁,第10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68頁,第21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720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910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817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500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1頁,第3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97頁,第13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133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613頁【補遺】第17767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966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31頁【崇文】第412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692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535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93頁,第1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