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:頁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355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00頁,第1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93頁,第17字
音《唐韻》:丘弭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犬蘂切,𡘋音跬。《說文》:舉頭也。从頁,支聲。《詩・小雅》:有頍者弁。《六書故》:《禮》緇布冠𦈫項,鄭康成讀𦈫爲頍。冠無筓者用頍,以組圍頭,以繫冠,𦈫其當項處,以俟繫束也。弁有筓不用頍,故《毛傳》直緣《詩》辭以爲弁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窺絹切;《五音集韻》:犬縣切,𡘋缺去聲 —— 義同。一曰頭小而銳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五委切,音硊 —— 弁貌。
注解
〔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頁部。
〔頍〕字拼音是ku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支、頁。
〔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uǐ] ⑴ 帽顶尖尖(一说前倾)的样子:“有~者弁,实维伊何。”⑵ 古代用以束发固冠的发饰。⑶ 抬头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頍的意思
頍
kuǐㄎㄨㄟˇ基本解释
①帽顶尖尖(一说前倾)的样子:“有~者弁,实维伊何。”
②古代用以束发固冠的发饰。
③抬头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丘弭切頁碼第293頁,第8字續丁孫
頍
舉頭也。从𩑋支聲。《詩》曰:「有頍者弁。」
附注鈕樹玉校錄:「《詩・頍弁》釋文及《韻會》引『也』作『貌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頎箠反頁碼第733頁,第3行,第3字述
舉頭也。從頁支聲。《詩》曰:「有頍者弁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丘弭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671頁,第7字許惟賢第733頁,第11字
舉頭也。
段注此頍之本義也。故其字从頁。《士冠禮》。緇布冠缺項。注。缺讀爲頍。頍圍髪際。結項中。隅爲四綴以固冠。今未冠筓者箸冠卷。頍象之所生也。滕薛名簂爲頍。如鄭說則頍所以支冠。舉頭之義之引伸也。《小雅》。有頍者弁。傳曰:頍,弁皃。弁,皮弁也。惟舉頭曰頍。故載弁亦曰頍。義之相因而引伸者也。
从𩑋。支聲。
段注丘弭切。十六部。
詩曰:有頍者弁。
段注《頍弁》篇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《說文》只有槶,後人作簂,實即頍。
槶頭。
舉頭也。《說文》有槶字,後作簂(《說文》無)。因頍、簂音義近,故借頍為簂。
頍【魁】。《說文》有槶字,後作簂。頍、槶音義近。
頍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575頁,第3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730頁,第7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557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73頁,第14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51頁,第11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264頁,第8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167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384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872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27頁,第29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63頁,第15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021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8836頁【補遺】第17339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039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758頁【崇文】第3029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193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368頁,第3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20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844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