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484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56頁,第3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53頁,第12字
音《廣韻》:相兪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詢趨切,𡘋音須。《玉篇》:髭須也。本作須。《韻會》:須已从彡,俗加髟作鬚,非。
注解
〔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髟部。
〔鬚〕字拼音是x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髟、須。
〔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ū] ⑴ 下巴上的鬍鬚,後也泛指鬍鬚⑵ 形狀像鬍鬚的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鬚的意思
鬚须
xūㄒㄩ基本解释
①下巴上的鬍鬚,後也泛指鬍鬚。~髮。
②形狀像鬍鬚的。蝦~。花~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相俞切頁碼第296頁,第2字續丁孫
須
面毛也。从𩑋从彡。凡須之屬皆从須。
鉉注臣鉉等曰:此本須鬢之須。頁,首也。彡,毛飾也。借爲所須之須。俗書从水,非是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《禮記・禮運》疏引《說文》:『須,謂頤下之毛。』象形。按:頤下曰須,口上曰髭,頰旁曰𩓾。俗字作鬚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四于反頁碼第739頁,第6行,第1字述
面毛也。從頁、彡。凡須之屬,皆從須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相俞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693頁,第1字許惟賢第742頁,第2字
頤下毛也。
段注各本譌作面毛也三字。今正。《禮記・禮運・正義》曰:案《說文》云耐者,鬚也。鬚謂頤下之毛象形字也。今本而篆下云頰毛也。須篆下云面毛也。語皆不通。毛篆下云眉髮之屬。故眉解目上毛。須解頤下毛。須在頰者謂之䫇,不謂之而。釋須爲面毛則尢無理。須在頤下。頾在口上。䫇在頰。其名分別有定。《釋名》亦曰:口上曰髭。口下曰承漿。頤下曰鬚。在頰耳旁曰髥。與許說合。易賁六二。賁其須。侯果曰:自三至上,有頤之象。二在頤下,須之象也。引伸爲凡下垂之偁。凡《上林賦》之鶡蘇,《吳都賦》之流蘇,今俗云蘇頭皆卽須字也。俗假須爲需。別製䰅鬚字。
从𩑋彡。
段注彡者,毛飾畫之文。須與頾每成三綹。形似之也。相俞切。古音在四部。讀如𢯱。《釋名》曰:鬚,秀也。
凡須之屬皆从須。
白话解释
须,长在脸上的毛。字形采用“页、彡”会义。所有与须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须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「須」是「鬚」的本字。甲骨文、金文、戰國文字、漢隸都是由頁、彡構成,二者緊密相連,不可分割。從頁,表示與人的頭部顏面相關;從彡,像鬍子之形。段注本《說文‧頁部》:「須,頤下毛也。从頁、彡。」本義是人臉頰上的鬍子。篆文構形已分離為從頁、彡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後來「須」假借為務必、必須、等待等意義,轉注為從「髟」從「須」聲的「鬚」字,以保留「須」的本義。「鬚」從髟(ㄅㄧㄠ)、須聲,須兼表義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教育部將「須」、「鬚」分化為各自獨立的正字。規範字仍用本字「須」,並據偏旁類化,寫成「须」。
須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581頁,第1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738頁,第1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56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77頁,第10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54頁,第7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276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190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417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889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30頁,第6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67頁,第7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050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8916頁【補遺】第17350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447頁,第5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763頁【崇文】第3049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206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703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50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850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