麟

lín ㄌㄧㄣˊ

鹿

23画

12

ynjh|oxxg

ipfdq

txrm

09259

23画

鹿

12

41352211535431234354152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9E9F

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象征吉祥的神兽,取名意为高贵的人。麒麟。尊贵,祥瑞,用于人名有助于名利双全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鹿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21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511頁,第20

標點整理本: 第1511頁,第20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力珍切,音鄰。說文》:大麚也。麕身,牛尾,狼額,馬蹄,五彩,腹下黃,高丈二。玉篇》:仁獸也。詩・周南》:麟之趾。【傳】麟信而應禮,以足至者也。【箋】麟角末有肉,示有武不用。大戴禮》:毛蟲三百六十,麟爲之長。禮・禮運》:麟以爲畜,故獸不狨。【註】狨,驚走也。

又,州名。漢五原、河西二地,唐置麟州。又,《十洲記》:鳳麟州有集弦膠。

又,與燐通,光明也。揚雄〈劇秦美新文〉:炳炳麟麟。

又,叶陵延切,音連。韓愈〈雜〉詩:指摘相吿語,雖還今誰親;翩然下大荒,被髮騎麒麟。親,叶音千。此詩終篇皆先韻。○【按】經傳皆作麟字,《爾雅》、《公羊》、京房《易傳》皆作麐。說文》麐,牝麒也:麟,大牝鹿也。據此,則麐與麟有分。爾雅註》〔疏〕:幷州界有麟,大如鹿,非瑞麟也。故司馬相如賦曰射糜脚麟,謂此麟也。爾雅》「麠,大麃,牛尾,一角」註云:謂之麟者,此是也。然麟、麐二字,今俱通用。互詳麐字註。

卷目:考證・亥集下 部首:鹿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897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82頁,第12

《禮・禮運》麟以爲畜,故獸不狨。〔註〕狨,驚走也。

謹照原文兩狨字𠀤改狘。

注解

〔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鹿部

〔麟〕字拼音是lí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鹿、粦

〔麟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鹿,粦( lìn )声。本义是大鹿。

〔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ín] ⑴ 〔麒~〕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,像鹿,全身有鳞甲,有尾。古代以其象征祥瑞,亦用来喻杰出的人物。简称“麟”,如“凤毛~角”,“~凤龟龙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麟的意思

línㄌㄧㄣˊ

基本解释

〔麒~〕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,像鹿,全身有鳞甲,有尾。古代以其象征祥瑞,亦用来喻杰出的人物。简称“麟”,如“凤毛~角”,“~凤龟龙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鹿,粦( lìn )声。本义:大鹿。

2.同本义。

big deer;

麟,大牝鹿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麐,牝麒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朱骏声曰:“经典皆以麟为之。” 段曰:“经典无作麐者。”射麋脚麟。 —— 汉· 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解罘放麟。 —— 张衡《东京赋》。 薛注:“大鹿曰麟。”惧失麟鹿而获艾貑。 —— 《潜夫论·贤难》

3.麒麟 [[#kylin; [Chinese] unicorn]]。

单呼麟者,大牡鹿也;呼麟麟者,仁兽也。麒麟可单呼麟。 —— 《说文》段注西狩获麟。 —— 《春秋·哀公十四年》

凤毛麟角;麟阁(又称麟台。麒麟阁,汉宣帝时曾在麒麟阁内绘功臣图像,以表其功);麟趾(麟足);麟符(刻画麟状的信物);麟游(麒麟遨游)

4.喻皇族、显贵 。

noble;

麟寺(掌管皇族事物的衙署);麟牒(王族的族谱);麟子凤雏(麒麟之子,凤凰之雏。古人用来比喻贵族的子孙)

5.喻稀有之物 。

rare and precious things;

麟角(比喻世间罕有的俊才或难得的珍物);麟角凤毛(比喻稀有珍贵之物);麟凤一毛(比喻精细珍贵之物)

形容词

光明 。

bright;

麟麟(光明的样子。麟,同燐)

越南字释义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力珍切頁碼326頁,第8

𪋲

異體

𪋲大牡鹿也。从鹿㷠聲。

附注鈕樹玉校錄:「《繫傳》牝作牡,是也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唐蘭以為『麟』本當作『麐』。甲骨文『麐』字,从鹿(或从麋),文聲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里神反頁碼801頁,第7行,第2

𪋲大牡鹿也。從鹿粦聲。

鍇注臣鍇按:書傳多以爲麒麐字,訛變,古或假借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力珍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878頁,第2許惟賢821頁,第1

𪋲大牡鹿也。

段注牡各本及《集韵》、《類篇》皆譌牝。今正。《玉篇》曰:麟,大麚也。是也。《子虛賦》射麋腳麟,謂此。按許此篆爲大麚。麐篆爲麒麐。《經典》用仁獸字多作麟。葢同音叚借。

从鹿。㷠聲。

段注力珍切。十二部。

白话解释

麟,大母鹿。字形采用“鹿”作边旁,“粦”作声旁。

麟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42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811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619頁
4說文校箋第416頁,第3字
5說文考正第387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1399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389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79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064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54頁,第12字
11標注說文第402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3345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9686頁【補遺】第17469頁
14通訓定聲第3342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839頁【崇文】第3353頁
16說文句讀第1342頁
17說文新證第744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518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923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