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678頁,第1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35頁,第2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538頁,第19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伊昔切,音益。《說文》:鹿麋粻。《爾雅・釋獸》:麋鹿曰齸。【註】江東名咽爲齸。齸者,䶗食之所在。《廣韻》:吞芻而反出嚼之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夷質切;《集韻》:弋質切,𡘋音逸。又,《集韻》:壹計切,音翳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齒部。
〔齸〕字拼音是y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齒、益。
〔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ì] ⑴ 麋鹿反芻。⑵ 麋鹿的胃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齸的意思
齸
yìㄧˋ基本解释
①麋鹿反芻。
②麋鹿的胃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伊昔切頁碼第59頁,第25字續丁孫
齸
鹿麋粻。从齒益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伊昔反頁碼第171頁,第5行,第1字述
鹿麋粻。從齒益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注:「江東名咽爲齸。」齸者,齝食之所在。臣以爲近於咽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伊昔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319頁,第3字許惟賢第143頁,第6字
鹿麋粻。
段注《釋獸》曰:麋鹿曰齸。《釋文》云:字或作嗌。按嗌,咽也。咽,喉也。郭云:䶗食之所在因名之。是也。然則齛與齝同。言其自喉出復嚼。故字从齒。嗌嗉嗛則皆自其藏食之處言之。字衹从口。嗌或作齸者。葢亦謂出嚼之也。
从齒。益聲。
段注伊昔切。十六部。
齸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116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71頁,第5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140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81頁,第20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77頁,第18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265頁,第6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460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1133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401頁,第5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47頁,第29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82頁,第11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619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2692頁【補遺】第16388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130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72頁【崇文】第68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233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572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222頁,第1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