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屮部
武英殿刻本: 第722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05頁,第2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45頁,第21字
义《玉篇》:古文手字。註見部首。
注解
〔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屮部。
〔𡴤〕字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𠂹、䶹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𡴤的意思
基本释义
𡴤
◎同“手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書九切頁碼第400頁,第7字續丁孫
手
拳也。象形。凡手之屬皆从手。
𠂿
異體𡴤
古文手。
附注徐灝注箋:「象指、掌之形。小篆中畫微曲,書勢取茂美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式九反頁碼第962頁,第4行,第1字述
拳也。象形。凡手之屬,皆從手。
鍇注臣鍇曰:「五指之形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62頁,第5行,第1字述
古文手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書九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372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31頁,第1字
拳也。
段注今人舒之爲手。卷之爲拳。其實一也。故以手與拳二篆互訓。
象形。
段注象指掌及𢯲也。書九切。三部。
凡手之屬皆从手。
古文手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拳,在《說文》應作卷。
白话解释
手,可以握成拳。字形像五指张开的手。所有与手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手”作边旁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手”。
字形解说
金文之、,像五指和手臂相連的樣子,只是中指方向不同而已。篆文承於金文第一例,顯而易見。字經隸書,形變作,手臂左彎,頗失其形,楷書沿之,稍易其形而定體。古文,像五指連臂之形,僅多一飾畫,不影響其音、義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有學者以甲文沒「手」字,有「丑」字,丑是三指連臂之形,是「手」的初文,則丑屬象形,手屬變體象形(《文字析義》,P.419),可備一說。
手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89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006頁,第4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758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24頁,第8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73頁,第3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736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932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868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523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4頁,第1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02頁,第7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165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711頁【補遺】第17782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061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40頁【崇文】第415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08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844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601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1104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