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備考・亥集 部首: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865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31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539頁,第50字
义《字彙補》:古文齒字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古文齒作𣥫。《字彙補》誤。
注解
〔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亥集,康熙部首是齒部。
〔𣦋〕字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止、八、凵、𠄠、𠄠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𣦋的意思
基本释义
𣦋
◎同“齒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昌里切頁碼第58頁,第13字續丁孫
齒
異體𣦋、𣥫
口齗骨也。象口齒之形,止聲。凡齒之屬皆从齒。
𠚒
異體𦥒、𠔒
古文齒字。
附注于省吾《甲骨文字釋林》:「甲骨文齒字,象口內齒牙形。晚周鉨文齒字作𠚒,加止為音符,遂變成形聲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赤里反頁碼第168頁,第7行,第1字述
口齗骨也。象口齒之形,止聲。凡齒之屬,皆從齒。
鍇注臣鍇曰:「口齗骨,齒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69頁,第1行,第1字述
古文齒字。
鍇注臣鍇曰:「鼠字從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昌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311頁,第4字許惟賢第139頁,第11字
口齗骨也。
段注鄭注《周禮》曰:人生齒而體僃。男八月,女七月而生齒。
象口齒之形。
段注𠈌者,象齒。餘口字也。
止聲。
段注昌里切。一部。
凡齒之屬皆从齒。
段注从小徐也。大徐本誤。
古文齒字。
段注古文獨體象形。不加聲旁。
白话解释
齿,口腔中用来咬断骨头、嚼食的器官。字形像口齿之形,“止”是声旁。所有与齿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齿”作边旁。,是古文写 法的“齿”字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二例,都像張口露齒的樣子,屬合體象形。金文第一例口中之齒填實,本是金文的常例;第二例上加止為聲,屬形聲。戰國文字三例,顯是承自金文第二例,從、止聲。篆文下從合體象形的,上從止聲,是今齒字所本。字經隸書,形變作,下為形符,上為聲符,還能看出它的形、義。作,則止作,不免失形。楷書齒上沿篆文之形十分明顯。自金文第二例至楷書之齒,都是從、止聲的形聲字。古文,像張口見齒之形,屬合體象形。
齒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113頁,第8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67頁,第1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138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79頁,第8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75頁,第12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259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447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1113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392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46頁,第14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80頁,第5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604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2659頁【補遺】第16386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647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69頁【崇文】第673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228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138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555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219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