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画

14

iccf

eiil

vzzn

13画

10

4415454543211

左右结构

扩展BU+23EB4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61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656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604頁,第14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子禮切,音秭 —— 水名。說文》:水,出常山郡房子縣贊皇山。釋名》:濟濟也,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。風俗通・山澤篇》:濟者齊,齊其度量也。書・禹貢》:導沇水,東流爲濟。【傳】泉源爲沇,流去爲濟。

又,水名,出酈縣。山海經》:支離之山,濟水出焉。

又,濟南,郡名。廣輿記》:漢初爲濟南國,景帝時分郡。

又,濟濟,衆盛之貌。一曰多威儀也。詩・大雅》:濟濟多士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子計切,音霽 —— 渡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過渡謂之涉濟。詩・邶風》:濟有深涉。

又,止也。詩・鄘風》:既不我嘉,不能旋濟。

又,與霽通,亦止也。爾雅・釋天》:濟謂之霽。【疏】濟,止也。今南陽人呼雨止爲霽。

又,成也。左傳・僖二十年》:以欲從人則可,以人從欲鮮濟。

又,利用也。易・繫辭》:臼杵之利,萬民以濟。

又,益也。左傳・桓十一年》:莫敖曰:盍請濟師于王。又,賙救也。易・繫辭》:知周乎萬物,而道濟天下。

又,相助也。易・謙卦》:天道下濟而光明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濟,憂也。陳楚或曰溼,或曰濟。

又,讀作擠,滅也。〈晉語〉:二帝用師,以相濟也。【註】濟,當讀爲擠。

又,《集韻》:前西切,音齊 —— 濟濟,祭祀容。

又,在禮切,音薺 —— 與霽同。

注解

〔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濟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ì、j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齊

〔濟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水,齊聲。本义是水名,即濟水。古四瀆之一。

〔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ì] ⑴ 渡,過河⑵ 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⑶ 補益 [jǐ] ⑴ 〔~水〕古水名,源於今中國河南省,流經山東省入渤海。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𣺴的意思

基本释义

𣺴

同“济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子禮切頁碼364頁,第9

𣺴

異體㴉、濟

𣺴水。出常山房子贊皇山,東入泜。从水亝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即洗反頁碼883頁,第5行,第1

𣺴水,出常山房子贊皇山,東入泜。從水齊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漢書》:「房子縣贊皇山石,濟水所出,東至廮陶入泜。」此非四瀆之濟,古皆作泲字,今人多亂之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子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160頁,第1許惟賢940頁,第6

𣺴𣺴水。出常山房子贊皇山。東入泜。

段注常山郡房子,見《前志》。《後志》云:常山國房子。今直隷正定府贊皇縣是其地。《前志》房子下曰:贊皇山,石濟水所出。東至廮陶入泜。《後志》曰:贊皇山在縣西南六十里。濟水所出。按此水名與四瀆之泲字各不同。而經傳皆作濟。《風俗通》遂誤以常山房子之水列入四瀆。而云廟在東郡臨邑縣。豈知班志臨邑下云有泲廟,字固作泲乎。今本《前志》石濟水,石字疑衍。以《說文》、《風俗通》、《後志》正之。皆不當有石字。《一統志》曰:舊志云槐水出黃沙嶺。流經贊皇縣西北十里。入元氏縣畍。合泜水。又東南歷高邑,柏鄉,達寧,晉縣。入胡盧河。卽古大陸澤。玉裁謂槐水卽古濟水也。贊皇山在今贊皇縣西南。

从水。𠫼聲。

段注子禮切。十五部。今字以爲濟渡字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[濟水在]山東,與大清河之濟别。引申為事了事成之濟。濟度字當作𠂔,作濟亦可。

四瀆之濟為泲之借。濟渡乃歬之借。《說文》云:「不行而進也」。(人不行而進,耤船渡也。)古前、劑相借,或又稱為齊。劑借為前,故濟亦可借為歬。事了曰濟,乃霽之借。雨止曰霽,引申一切止皆曰霽。

與山東之泲不同。濟渡之濟(=𠂔?)或曰是别義,或曰濟渡是本義,濟水是别義。四瀆曰泲。濟渡斯成,故成可訓濟。「檢言濟」[一]之濟訓止,=𠂔。濟,山東,與大清河之濟别。(?)

與大清河有别。濟,山東水名也。大清河今以濟字假之,其本字當作囗。事了事成曰濟,今日本猶有是義。濟渡字當作𠂔,作濟亦可。[一]此語出處不明。

白话解释

济,河川名。源于常山郡房子县的赞皇山,向东流入泜河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齐”作声旁。

濟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20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915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693頁
4說文校箋第471頁,第7字
5說文考正第434頁,第2字
6說文今釋第1580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2680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5361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315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86頁,第9字
11標注說文第456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3817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0811頁【補遺】第17638頁
14通訓定聲第2292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951頁【崇文】第3801頁
16說文句讀第1535頁
17章授筆記第449頁,第5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62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012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