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062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62頁,第2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24頁,第34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胡決切,音坹。《說文》:土室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上古穴居而野處。《詩・大雅》:陶復陶穴。【箋】未有寢廟,故覆穴而居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孔穴也。《孟子》:鑽穴隙相窺。
义又,《廣韻》:窟也。《易・需卦》:出自穴。
义又,訓爲側。《爾雅・釋水》:氿泉穴出,穴出,仄出也。
义又,官名。《周禮・秋官》:穴氏掌攻蟄獸。【疏】凡獸皆藏穴中,故以穴爲官名,使取蟄獸。
义又,地名。《書・禹貢》:鳥䑕同「穴」。《爾雅・釋地》:岠齊州以南戴日爲丹穴。《左傳・文十一年》:潘崇伐麇,至于錫穴。【註】錫穴,麇地。《水經注》:中廬縣之西山謂之馬穴山。左思〈蜀都賦〉:嘉魚出于丙穴。【註】丙穴,在漢中沔陽縣北。
音又,《韻會》:古穴切。《前漢・天文志》:暈適背穴。【註】孟康曰:穴,或作鐍,其形如鐍。如淳曰:凡氣在日上爲冠、爲戴,在旁直射爲珥,在旁如半環向日爲抱、向外爲背,有氣刺日爲鐍。鐍,抉傷也。
音又,叶胡桂切。曹植〈七啓〉:采英奇于側陋,宣皇明于巖穴;此甯子商歌之秋,而呂望所以投綸而逝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戸橘切。《淮南子・原道訓》:水居窟穴,人民有室。孔融詩:言多令事敗,器漏苦不密;河潰蟻孔端,山壞由猿穴。
卷目:考證・午集下 部首:穴部
愛日堂藏本: 第483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9頁,第78字
《左傳・文十一年》潘崇伐麇,至於錫穴。
謹照原文錫改鍚。
注解
〔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穴部。
〔穴〕字拼音是xué,独体字。
〔穴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小篆字形,上面是“宀”,表覆盖物;下面两边表示洞孔。本义是土窟窿,地洞。
〔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ué] ⑴ 洞,窟窿⑵ 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,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干经过的地方⑶ 旧艺人称在市场或广场上表演时所占的一块地方⑷ 姓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𥤢的意思
基本释义
𥤢
◎同“穴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胡決切頁碼第243頁,第1字續丁孫
𥤢
異體𠕉、穴
土室也。从宀八聲。凡穴之屬皆从穴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象嵌空之形,非八字。」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按:穴、八不同音。(字形)象穴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乎決反頁碼第620頁,第7行,第1字述
土室也。從宀八聲。凡穴之屬,皆從穴。
鍇注臣鍇曰:「當言八亦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胡決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371頁,第3字許惟賢第600頁,第5字
土室也。
段注引伸之凡空竅皆爲穴。
从宀。
段注覆其上也。
八聲。
段注胡決切。十二部。
凡穴之屬皆从穴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八,穴叠韻,故穴从八聲。
白话解释
穴,土室。字形采用“宀”作边旁,采用“八”作声旁。所有与穴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穴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其形像挖洞穴居之形,上像隆起的樣子,兩側像其邊緣,中間像其挖鑿的痕跡,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篆文承之戰國文字,隸書接於篆文,形變有限。唯楷書作穴,鑿痕下移作八,也就不易瞭解其初形了。
穴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475頁,第5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606頁,第1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465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04頁,第12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292頁,第8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054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795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3764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550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87頁,第7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299頁,第13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467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7517頁【補遺】第17129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507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637頁【崇文】第254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982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605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887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718頁,第2字 |